要说朱厚照怎么知道,他这种白手起家的,各种生意都是要混的,跑工厂,催订单。
但凡接触过实业,也肯定知道产业链整合的必要,所以很清楚标准化的重要。
比如兵仗局和将作监,别看老死不相往来的模样,但零件,标准,都是一套的。
一颗颗螺丝,车机,都代表了大明最高工业能力的基础。
皇帝在两家之外,聚集了大量精干,另外安排了一套班子,专门负责研究机床、车刀等技术攻坚。
普通人可没有这个能力制造这些。
总之,这些要被解禁的技术,即将从直隶溢散出去,开始推动北方乡镇接受。
那么后续的一整套政策,都必须落实。
同时,还需要配合有大量的技术工人,之后工部这边还要加强培训班。
招募读了点书,会算术,吃苦耐劳的年轻人上来一边学习,一边实践。
朱厚照的动作可不小,也没打算瞒住所有人。
当直隶省内,大部分乡镇百姓,突然被告知,国营企业下乡镇要与乡镇百姓联营产业,用来弥补“产能不足”,朝廷给你们稳定的订单,你们农闲的时候也不用跑出去修路了,就来给自家联营产业打工就行。
然后就是缝纫机、织机、提花机,以及各种稀奇古怪的花纹的展示。
顺天府境内,很多乡镇百姓一看,眼睛都直了。
一个个都想买一台回去,结果一问价格,各个都在打退堂鼓。
好在乡镇如果与国营联办公司,那这些机械,就是国营入股,乡镇企业要是赚不来钱,那国营公司就收回机械就行。
这么一来,很多乡镇就开始行动。
当兵的家中有富裕的粮食,卖给粮行,就为了跑来多占一笔股本。
顺天府境内所有州县,也都将未来强制要征收的医保资金池投了进来,也不可能不让他们投资,反正他们认缴,银行先贷款给他们,然后税务署征收上来之后,银行直接划走。
利息按照年利率走公账。
通过这种方式,上个版本的各种机械厂开始招工,然后各地开始建造厂房,国营企业对外增加原材料购置,百姓开始套种棉,乡镇占有土地的乡长、镇长,受命增加经济作物的发展规模,一套扩容下来,很多无人在意的山地被掀开。
然后做成梯田模样,修了水渠引到山脚,架上风车,一层一层的将水运上山顶,在山顶做暗渠或者水塘,然后在从山上让水流下来,周而复始。
乡镇百姓,几乎没有空闲的时候。
人力不够怎么办?
招!
一顿饭不够,就包你三餐,路过顺天北迁的百姓,总会有人留下来一段时间,大家都没闲着。
廉价的劳力,快速的帮助乡镇完成整体的扩容,以及道路的平整。
水泥、基建、厂房。
这些都是贷款,用乡镇的名义去贷,反正皇帝补贴一部分利息,国营公司在背后兜底,银行用从老百姓手里收来的储蓄,开始发挥资本的运转作用。
当然,建设需要砖。每个乡镇都开一座砖窑,整个直隶的煤不够用了,就跑去隔壁山西拉。
还有的干脆跑河南,从河南运来煤做行脚商。
上下游,都在赚钱,而朱厚照自己一分钱没花出去,只是名义上说给补贴,就换来了北直隶的一轮完整的产能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