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镇,坐着一个华服老倌儿,喝着茶的时候听着下边在辩论,喷了出来。
“父亲,您这……”王朝翰有点幽怨的抹掉脸上的茶水。
“一群小人在讨论朝廷政策,也能看出来石邦彦最近日子难过啊!”王琼呵呵一笑,拿来手帕自己擦了擦嘴说,“这茶水有点烫嘴。”
“您也别管石尚书了,眼下朝廷诏您回朝,您觉得会有什么问题吗?”
“能有什么问题,大事你不都从报纸上看到了?接下来陛下要对西边清扫。”
“可是开战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户部都穷成这样了,能负担得起?”
“负担不起也要负担,因为这一仗压根不是陛下要挑起的,着急的是吉囊,以及他麾下那西边来的蛮夷。他们不觉得大明多强,所以一定会逼着吉囊打这一仗。”
王琼收了擦拭干净的手帕,重新倒了茶后才说:“现在啊,朝廷正式归划出宁夏、武川、顺化三省,就意味着大明遍地要朝北方推进,水泥最新修建的土地,必然是北地。头几年,我令你们将家资东迁进入东北。
不管是本家还是们这几个混蛋,都不怎么相信我的话。
结果导致了太原王氏,又遭了劫难。
好在陛下念了香火情,看我识相,放了我们这一脉一马,不然全家人都要跟着他们去大西北吃风喝沙。”
“是是是,您老眼光独到!”老三夸着,但还是皱眉,“明明户部已经穷到了需要借贷为生,可为什么民间百姓依旧能买到这么多廉价的物品?放在往常,不是应该已经……崩溃了吗?”
王琼呵呵一笑:“你呀,看问题总是不能全面。是,户部是穷,是财政赤字,但陛下有钱啊!方今天下,人人皆颂陛下财神之名,万方之地,无数财货,都在支撑陛下的进步。
大明境内,大地主不都被挪到关外去了?
你一年光是买耕具,招佃户,就花了多少钱?咱们的钱,都流到了民间,流回了关内,再流到了百姓手中。
百姓一年,省吃俭用,不肯花出去的钱,不都陆陆续续投到了地方乡镇,或者生产之中。
这一路南下,你路过泗州的时候感觉如何?是不是发现陛下不强令保漕运之后,两淮的平原土地,物产丰饶起来了?”
“还真是。”王朝翰一想,也点了点头。
“这不就结了。全国各地,每个地方都多收一点,那么百姓生育的子嗣还未长成,这个空窗期所有的物资,通过陛下的建设计划,回笼进入朝廷和内帑,陛下一己之力控制镇国府、朝廷和内帑,已经形成了良性循环。
为了让北疆不造反,朝廷用草原金券买牛羊赶入关内贩卖。
这些牛羊,进了关内换成金券,金券在关内就会花完,买来所需要的一切物资,然后北上。
一进一出,钱不多加印,但牛羊进来了,等于凭空多出了一批物资来担保金券的价格,并且朝廷还能收税。
所以,这一来一回,清关征税的结果就是,朝廷不断吸纳金券进入,物资不断增加,结果陛下还不增发金券,于是一元钱能买的东西越来越多,你说金券这么保值的情况下,老百姓会用银币还是金券?”
王琼是当过户部尚书的,这些年在东北,也不是白混的。
他仔细研究和调查了朱厚照的经济政策,结果发现了端倪。
朱厚照的金券增发策略太保守了。
因为他低估了一个农业社会的储蓄能力,也低估了一个生产力被激发之后,消费力还未完全开发起来的帝国的吸纳能力,高估了吐纳能力。
通缩是一定的,因为才短短五年而已,老百姓的思维没那么快转变。
小农经济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均田免赋,自负盈亏。
小农不是短视,而是需要应对风险而做出的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