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悉兵事者,无不感叹火车的强悍。
博迪醉醺醺喝着酒,然后看着坐在身边的俺答神情很紧张,不由得哈哈一笑:“你看你,害怕什么?你不是已经决定留在大明了吗?要担心和害怕的,是吉囊才对。”
俺答抿着唇,不疾不徐说:“不是谁都跟你一样,能做到这般……”
“时间久了,你也就习惯了。”博迪朝着身后靠,真皮沙发,柔软贴身,让他很舒服:“打仗的方式变了。骑兵在战场的优势,会因为铁路而衰弱很多,但远还没达到能被完全替代的地步。
大明现在还在满世界找可以练兵的地方,想要磨合出适合的战术。
但毕竟大明才刚刚起步。一切都还有时间。
如果我是你,一定不会劝吉囊不跟大明打一仗,相反,这一仗一定要打。
大明不会灭了吉囊,因为你我这些蒙古王公需要吉囊被打跑,然后产生畏惧,放弃外藩王、公的位置,甚至改换姓氏。
吉囊跑了,大明更强了,二皇子的位置,对于所有蒙人王公而言,就越发的重要。”
“可是……皇位对于……”
“谋一代难,那就谋两代,谋三代,甚至谋皇长子的第四代乃至第五代。大华夏族身份摆着,如果我们能融进来,有几代姑娘嫁了皇室,一样能获得彼此的好感。所以,你得安排,选一些蒙人将官,不用高门大户,小门小户就行。给他们培养子弟和后代闺女。
然后按照大明的游戏规则,积极融入。
我观察过,先帝弘治爷,娶的太后,便是秀才家庭出生。
这背后,是大明的士绅团队操纵的结果。
而这一代,大明的夏皇后的父亲,也是读书人出身,不过好在于正德十年病逝。
所以,按照大明现在国内的争斗激烈程度,夏皇后那边,应该会有很多残余的读书人会出手。最近听闻,夏氏的哥哥夏臣,请了自家夫人入朝,希望皇后帮忙,给他哥哥谋个未来。
同时呢,也有官员,对皇长子开蒙的事情,提出异议。
不希望皇长子的开蒙由皇帝带着,而是想要走老路,联合后宫,影响后嗣培养。
另外,你那外甥土壕儿,现在被张太后箍着管着,接触的都是文人。
你猜,这符不符合皇帝的利益?”
博迪看似醉眼朦胧,但这话却让俺答脊背生寒:“你是说,文臣想要通过干涉继承人的选择,从而影响未来的朝局?”
“嗯……我这段时间接触了不少读书人,有些郁郁不得志的跑到承德,成为我的门客。他们与我分析大明朝局,结果越分析,越清楚。从宪宗开始,文官彻底压不住了。宪宗当年想要换了弘治爷,但文官倾力反对,最后不了了之。
而伴随着弘治爷被立为嗣后娶了读书人出身的太后,宪宗一病之后,就被抓紧时间弄没了。
虽然大逆不道,但咱们是蒙人,可以说这话。
知道现在为什么文臣不敢直接更迭陛下吗?核心就在这里,皇次子是蒙人,关外是镇国府在管,当朝群臣的利益,已经被替换到了北地。
所以,谁能守住北方,谁能安抚蒙人不祸害他们的利益,谁就是下一个君主。
因此,下一个皇帝,必须有军队的支持。
但文官们还是不想就此放弃他们的特权,皇帝也需要文官和军队斗而不破,才能更好平衡朝局。
总之,人心都是不足的,吃了这么多,就想要更多。
于是,他们就想着,继续走老路。
文臣跟后宫合流,干涉下一个君主的培养,从而继续把控权力。
而现在,皇帝就面临这个问题,他需要一个帮助他平衡各方利益的人。”
博迪看向俺答:“你小子这段时间一直办诗会,到处招揽人才,这种行为,文官已经弹劾你不知多少次了。但你屁事没有,知道原因吗?”
俺答张了张嘴,随后点了点头。
他能没事,必然是皇帝留中不发。
但更重要的是,皇帝认为他可以成为平衡朝局的棋子。
毕竟他是皇次子的舅舅,并且还是蒙人,还是个读书写字都跟汉人无异的蒙人,只要未来能在朝堂崭露头角,或许……
“皇长子、皇次子,不管谁即位,都绕不开一点,那就是皇帝究竟能集权到什么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