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代价也是相对的,因为庇佑你的大国,如果与你经行之地冲突了,那么你有可能被宰了。
因此,如果你有多个身份,纵横各地之间,成为各国都需要的门客,那你就能立于不败之地。
而这个,就是跨国集团的运转模式 。
资本家们最喜欢看到的,不是已知文明内有且只有一个国家,一个市场,因为这样让他们失去了闪转腾挪的机会。
一旦被人捏住命根,就会死。
但政治家们从来不会放纵这些资本不受控制,不管是重农抑商政策,还是推行民族主义,本质都是在搭建商人身份的护城河。
资本没有国界,但资本家有国界。
排他,就是任何一个想要集权的国家必然经历的事情。
所以,只要天下战国格局搭建完毕,就是到了整体收割的时候。
秋后算账这四个字,就是因为这种例子一次次发生在华夏历史上,而被延展出来的意思。
华夏,最擅长的就是稳。
先为不可胜,待敌之可胜!
因此,杨廷和内阁也稳了一手。
他等着朱厚照的后续发力,或者说在等一个消息。
那就是,彻底将吉囊军队,压出葱岭——巴尔喀什湖,让东北乃至于大漠地区,彻底变成后方。
只要这件事彻底完成,岭北长城计划,才有未来。
唯有岭北长城成了,朱厚照这一笔砸下去的款子,才有回报。
甚至甘肃、青海都能成为接下来初步进行分配的蛋糕。
至于剩下的北方神洲划定区域,羁縻也好,驻军也罢,本质都是为了形成战略缓冲,让大明有时间消化攻克的地盘,能在必要时刻,变成战争潜力。
于是,杨廷和认下了这个建议是他提出的,淡然的应对谩骂和不满,直到霜华而落,大明迎来了秋收。
以及,一条铁路修到兰州的消息。
这几年,几千万人次的劳力,一起修建了这条东起顺天,西出张家口,蜿蜒至兰州府的长龙。
伴随着通过蒸汽船从江南运来的粮食落地通州站,立刻转运进入火车。
朝臣们看着火车发动,带着物资和兵源,离开京城,穿过居庸关,效仿詹天佑弄了一个人字形铁路而冲出大明边墙,一路向西,只用了十五天,就将兵力投放到了兰州府,然后换上马匹,换上蒸汽拖拉机,突突突的朝前走,前赴后继,又节省了大量民夫。
这一路,又用了八天,横穿整个甘肃省,抵达玉门关,做到了运来粮食损耗为百分之五十。
也就是说,往年运一百石,路上消耗至少两千石,才有可能从山东运到玉门关的粮食,现在居然直接之消耗了一半,才五十石左右,就把明面上的粮食运抵了玉门关。
至于其他的成本,包括蒸汽动力之后的煤铁需求、开发等等上上下下的消耗,只怕也不少。
但这些成本,都属于资源有效利用,未来这些东西是能转化成资产的,不是无意义的损耗!
实际上这场战,亏损幅度,朝廷能接受。
因为早年大明打鞑靼和瓦剌的时候,只看到了消耗,没见到资产沉淀。
那才是纯亏。
而现在,至少赚了地盘,地盘里有矿啊!
比如漠北两都司和一宣慰,顺化行都司已经开始挖煤了,瀚海都司现在是前线,森海宣慰司则是游离在外暂时没人管,光是探查来的情报,这些地方好多煤,足够大明用很久了。
不过,粮食能到玉门,也就能哈密和高昌、渠犁。
同样按照当初北征的花销来打这场仗,大明至少能将十五万从南方调来的兵马,一路拉到葱岭去。
等到明年,铁路修到玉门关,这个运输成本就能降下来,大明还能再拉五万人投放战争。
想想都刺激。
一旦大明的铁路真的拉到玉门关,西征就会正式开始了。
现在,西边战争应该快爆发了。
毕竟秋了,草黄马肥,是打草谷的好季节。
……
唳!
三四只海东青盘旋在买门关的上头,与之左右的,是一颗硕大的圆球,正用火焰,升在山间,举着装了望远镜的摄像机,拍下来整个山区的布防图。
而山下,焉耆博湖外围,已经出现斥候交手的战争,骑射,飞石,甩动的骨朵儿砸在接战的敌人身上。
只听得一声闷响和脆响,明军往往都是略马而过,而敌人要么摔在地上被踩城肉泥,要么当场吐血,感受着断裂肋骨带来的剧烈疼痛。
“该死的契丹人!你们还是一如既往的喜欢用甲胄欺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