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如今陛下改制之后,彻底将上下各级入伍教学纳入军法,便是在用第二条路对民众开智。
不然,依靠现在的学校,很难完成上下的梳理。
而在军中,还有一些更大的优势,那就是对海外诸藩的军队体系,进行兼容。
陛下最好兼容与耦合二词,也是为了大明未来被动影响他国进行改变,转为主动影响。
教学一事,少了谁都可以,唯独不能少了朝廷。
但近年来,礼部依旧是在走老路,丝毫没有在意更新,唯独陛下一直在要求改变,增加,但教师质量堪忧,培养也需要时间,各地教材虽然有,课纲也存在,但更多教授宁愿用自己的浅薄思维,来揣度陛下,也不愿正视教育带来的改变。
有些人,还在妄想,禁锢民智。”
“确实有所感觉。”海瑞对这点不住点头。
他呆在京城很久了,家里的老母亲来信,说要他回家入府学,还准备给他娶妻。
虽然他还想念母亲,可呆在京城之后发现,京城除了繁华,还有更多老家没有的优势。
这里的学校很多,但很多老师都是从旧塾师转过来的,贵族们压根不想要这群人教他们的孩子。
因为,皇帝不喜欢。
所以,他们宁愿花大价钱,问太学府、国子监、以及直隶各地的大学找西席塾师来教导自己的孩子,也不愿用旧文人。
这就说明,朝堂上下,已经开始有大规模的转变,政治高层也嗅到了风向。
听说就连皇帝,也在教导皇子们学习如何当机械工匠。
这可是大新闻,皇帝的桌案都堆高了几米请皇帝用传统方法教育子弟的密奏,可惜内廷走出来的风声是,皇帝压根没看,也懒得管。
发随意,但我行我素。
那么这就意味着,下一代皇帝,下一个朱厚照,思维方式和方向都是朱厚照的延续。
三代延续性一有,所有人都得跟着变。
“在下之所以从军,更大的程度是想要认真看看大明对于军队教育的走向。当然更重要的是,从军之后,能做的事情应该会更多。毕竟军中暂时没有足够的学子,越早上来,越早能贴近镇国府的核心。”
黄光升坦荡的承认了自己的目的,海瑞也是一愣,紧接着低吟。
他确实有所想法。
“总之呢,咱们作为太学府最先报名的人,有可能有机会参与到这次的攘次洲令之中。”黄光升压低了声音。
“?”海瑞瞪大了眼睛看着黄光升,“难道传言是真的……”
“嘿,东南已经开始准备了。尤其是福建浙江两省的各家,眼睛都快绿了,一旦朝廷完成对次洲的攘夷,整个次洲,将会成为大明沿海工业重镇的材料来源之一,尤其是棉花。
金券的所需要的棉花一直供应不够,就算现在到处扩张棉田,也只能勉强做到供给平衡,但次洲就不一样了。
这里本身就有很多棉花,大片平坦土地。
藩王过去,人口一清,就是机械化棉田的时代,所有人都盯着那边。下一轮扩张必然是海军,或许你我运气好,一并入了海军,要是能入同一艘军舰,到时候还有打交道的时候。”
黄光升斟茶之后,美美品着说:“如天下人常言那边,大时代与盛世将至。天下人都难逃其中,但只要敢拼,何处不能有豪右?你我华族,跟着陛下走,只会更好。
所以……从军是未来几年,最快升迁的路,而且海军机会最大,并且最后哪怕退役了,诸藩王也会送来爵位请你过去他那里当世袭罔替的军官。
海洋的时代,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