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禁毒宣传大肆在全国范围内席卷之后。
朱厚照还是敦促要求地方进行第二轮的基建计划。
原因也很简单,北方产能经过十几年的培养,已经完成了新一轮的迭代。
本来说之前还有市场,但现在国营厂的产能指标上来了,地方上的乡镇企业也开始发力了。
一如当初改开时候的乡镇企业一样,北方在他这十几年的投资之后,完成了水泥公路的沟通,外加有铁路的加持,比南方更快形成产业集群。
一些地方的老百姓,在本地有识之士的带领之下,相互形成供货商。
朱厚照在北方投资的企业多数在城市,城市之外的乡镇是给百姓自己玩的。
他们就一个劲的发展。
农牧林渔河沟等等建设已经差不多完成第一轮了。
效果开始凸显。
光是北方今年的粮食收获,基本平了本地人口所需还有富余。
同时他们也积极种植经济作物,遍地开花的各种产业,但也导致了一些问题。
那就是产能过剩来了。
大明底层是自给自足的,对于现在的工业产品,其实很多老百姓都不屑一顾,因为他们的老人在乡村想要搞,也是很轻松就搞出来。
于是没辙,朱厚照只能尽可能延缓相关问题的到来,所以从三年前开始,环境保护就开始了。
先是污水处理问题。
朱厚照三年前开始要求督造污水处理厂,每个乡镇至少安排一个污水处理厂,加入了本地的考核,要是哪段水有问题,那朝廷就问责谁。
低息和无息贷款也给了,三年下来,勉强完成了乡镇土地的近代化,但代价就是高昂的污水处理费用。
虽然能跟本地老百姓要,尽可能完成自给自足,但有些沉淀污水浊液的化工品,只能从东面进口。
这样一来,一些退役回去老家的士兵一算账,钱难挣,化工品难买,那不如自己造。
很快,许多乡村本不该上马化工厂的,现在全部上了。
国家太大,朝廷也管不了过。
就这么的,北方出现乡镇各种产业小型化的趋势。
要说这是好事吧,但问题是化工原料生产很多都是乱来。
于是,开矿开了几年,终于还是出大事了。
两年前,在山西的黑煤窑闹出了一个大案,由于是村里私自开采,所以村里上下都对受害者家庭施压,不想让黑煤窑被停掉。
这么一来,受害者家庭想上访不成,只能装作要了赔偿,什么都不管,直到前一段时间,通过家中小儿子考中府里的学校。
以派专车接走的档口,这个学生一路跑到了顺天府,敲响了放在大理寺的登闻鼓。
没错,登闻鼓位置调整了,被放在大理寺。
而大理寺也不是当初大明皇城门口的大理寺,皇城门口的大理寺现在是值班室,只有上朝需要的才会来这里。
新的大理寺办公室放在顺义县。
朱厚照也是在梳理了诸部等衙门的位置,重新给他们梳理和安置办公室。
所以连带着登闻鼓被挪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