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从参天楼附近的打更人那里了解到,鲁田和郑起起冲突的当天晚上,三更刚过不久,参天楼里面有奇怪的动静。
同时,他们从附近的扫街人那里听说,那日临近五更时,参天楼里有人出来,其中一人,他虽然看得不是很真切,但是很像郑起。
大理寺还将平日里跟在郑起身边的人都集中了起来,让那扫街人去辨认。
后者又从那一群人认出了一个和当晚所见身形相似之人。
大理寺现在已经将那人扣押,进行突审。
工部尚书罗珉脸色更差,这么说,那人真的是那个混子弄死的。
工部侍郎低叹,就目前的这些情况来看,十有八九是的,真的是怕什么来什么。
罗珉手里的茶有些烫手,他也没有意识到。
他知道自己之前的那些担忧已经有一半变成了现实。
工部侍郎提醒他,这样下去,大理寺很快就能查清此事。
事情查清楚了,参天楼很快就能解封。
可郑起若是折了,他那种人恐怕就不会再讲‘义气’了。
罗珉一直端着茶杯,直到茶水变凉,他才放下茶杯,吩咐盯紧大理寺。
暮色降临时,丞相王石正由外孙女宋倾画陪着在丞相府后院的小花园中散步,管家来禀,有客来访。
这个时候,有客来访?
王石问他何人。
管家看了宋倾画一眼,有些犹豫。
宋倾画见状,没等王石开口,很是懂事地往旁边退开了些。
管家凑到王石耳边,轻声和他说了来人,“是工部的罗尚书。”
王石眼神快速闪了一下,转头让宋倾画自己一个人在逛逛,去书房见客了。
隔日一早,大理寺少卿高柯刚到大理寺收到了一张帖子。
送帖子的人告诉他,贵人相邀。
帖子上方没有落款,送帖子的人展示一块腰牌。
在高柯还是大理寺正的时候,他来见当时坐在他这个位置上的李檀,有幸见过这块腰牌。
巳时左右,高柯来到一处闹中取静的别院。
在别院里等了半个时辰,邀请他的贵人出现在他面前。
他赶忙站起身来,恭敬行礼,“下官见过相爷。”
声音平稳,见到来人,没有意外,亦没有紧张。
王石脸上有着慈色,打量着他,“高少卿?”
高柯适当地低垂视线,“正是。”
王石有点欣赏他的这份处变不惊,“不必拘谨,坐。”
高柯道谢,等王石坐下了,他主动询问:“不知相爷召下官过来,有何吩咐?”
王石笑着让他先坐下。
高柯稍作犹豫,没有再推辞,在下首坐下。
王石没有立即说正事,而是先闲话似的问了他的一些经历。
等气氛起得差不多了,王石如家中老者一般,关心地问起了他大理寺目前正在办的案子,如今可还顺利。
大理寺目前正在办的案子有很多,然则,可以值得丞相关注的,应该只有一件。
高柯心领神会,谦卑地做了回答。
做了多年的审理工作,他简单几句就将事情的经过讲了个清楚,也巧妙地避开了还未公开的案情。
王石听出了他的这份巧思,笑着问道:“听你这么一说,这件案子还是挺顺利的?”
高柯回道:“是的。”
王石自然接了下一问,“那可有找出凶手了?”
高柯的回答没有之前快了。
王石眼神睿智,“这事不能说?”
高柯告罪,“请相爷见谅,大理寺有规定,案件未公开前,任何人不得向非侦办人员透露任何线索。”
这项规定,原本针对的是无关人员。
高柯考虑到对方的身份,怕引起误会,说得委婉了一些。
王石神色依旧,玩笑道:“看来是我多嘴了。”
高柯站起身,拱手道:“相爷言重了。下官。”
王石抬手制止了他的道歉,理解道:“既然是规定,那我就不问了。”
高柯面上舒展,“谢相爷理解。”
王石摆手,再次让他坐下。
等高柯落座,王石同他谈起了天楚帝,陛下任命他为大理寺少卿,是看重他、信任他,并叮嘱他,一定要好好干,切不能辜负陛下信任,这第一次的差事,一定要办好云云。
他如慈祥的自家长辈,又如一心引人向上的前辈尊者,给高柯讲着为官之意、为官之道。
高柯耐心听着,一一受教。
说完这些,王石还嘱咐他,他虽不是他的门生,可若以后遇到什么事情,也可大胆放心地来找他。
高柯立即起身,作揖行礼。
等他行完礼,王石挥手示意他放松些,不用站起来。
再开口,问起了被借调过去的邓伯行。
“你和那邓伯行邓大人,一起共事,可还习惯?”
问题自然又随意,让人都起不了戒心。
这种问题,没有不能说的,高柯没有顾忌,回道:“邓大人经验丰富,在此事上,帮了下官和大理寺不少忙。为人亦是和气,极好相处。”
“那就好。”王石听着他的回答很是欣慰,“邓大人是陛下亲自指派的,定然是个有本事的。你俩若能在此事上团结一心,要破这案子,想来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高柯反应快,不用思索,就听明白了他话中两层深意,“相爷说得是,下官定会多向邓大人请教,不辜负陛下和相爷看重,尽快侦办好此案。”
王石点头,很满意他的这份世故。
他顺便提点他,“参天楼乃陛下今年最是关注的地方,眼看就要落成,却出现这样的事情,陛下很是不悦。若再耽搁下去,这参天楼恐会不能如期完工。你这话,可不能只是说说。”
“请相爷放心,下官必定全力以赴。”高柯听出了重点,“做好分内之事,争取让参天楼早日复工,解陛下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