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妃稍作思忖,提出猜想,“或许,真是巧合。”
秦王眉头微蹙。
秦王妃提出佐证,“王爷不是说过,裴参能升任兵部尚书,是因为父皇早就想好了要让他取代万尚书。”
的确如此。
说起这个,秦王非常悔恨,悔恨自己当初没有早看清楚。
“既然这是父皇的意思,裴参说不定就是刚好听裴夫人说起了卦象,然后将它利用了起来。”
秦王当然知道,裴参这个事,和裴夫人找人给他算命没有实际关系,也知道这就是裴参当时想要躲事的幌子,他只是觉得这个事情未免太巧了些,巧的让他忍不住想怀疑,这算卦一事其实这个局的一部分。
当时,他是觉得这卦是裴参自己弄出来的,现在发现,这算卦的人竟然和郭子林、言沐竹都有关系,这让这份巧又加重了一些。
只是,秦王妃说得也很有道理。说不定这个事情,就是他自己给想复杂了。
当时的裴参要的是一个幌子,不是一个必须要怎么样的幌子,就是一个幌子而已。
不是卦象所限也不是不可以。
秦王妃懂得他的心思,又从沈归舟这边做了阐述。
这俞夫人是在松夷山支摊营生,并不是只给裴夫人算了卦,即使后来她不住那了,也有人偶尔能遇到她。
首先,若她只是为了给裴参算这一卦,她则完全没必要做到如此程度。算完之后,彻底销声匿迹才更合适。
其次,她是认识她的,若她做过这些,那日她也不应该救她。
她救她,就是增加了暴露自己的风险。
再次,今日谈起这事,她没有直接否认,亦没有紧张和心虚。在他们面前,应该很少有这么好心态的说谎者,并且还要说那么多句。
另外,梁王夫妇一直当她是好友。她真有问题,梁王会一直看不出来?
那是梁王夫妇也有问题?
难不成梁王夫妇和郭子林、言沐竹一起设局?
……
按照这个思路想下去,草木皆兵,不合常理的地方也多了起来。
虽然郭子林和言沐竹乃旧交,但是梁王和郭子林现在深得陛下信任,言沐竹乃燕王得力臂膀,梁王身份又不同他们俩人,这三方怎么可能联手。
除非他们是奉陛下之命。
这更不可能了。
就起一个卦而已,怎么也用不着如此大费周章。
何况,这里面多了一个突兀的言沐竹。
梁王有什么目的?梁王能有什么目的。
若不是陛下授意,这兵部换人跟梁王并没有关系。
没有关系,他更没有必要做这些了。
郭子林?
那除非他站边了。
可这件事就在陛下眼皮子底下,他怎么可能有这个胆子。
除去这些,按着这样想下去,有矛盾的地方还有很多。
秦王有被她说服,两人谈论了一番,都更愿意趋向这份巧合。
不过,出于谨慎考虑,俩人商定,还是各自再找机会,和那几个认识沈归舟的人再打听打听,沈归舟这边,秦王妃则决定过段时间再来探望一下她。
聊完沈归舟,过了没多久,马车就停在了秦王府门口。
夫妇二人先后跨过门槛,秦王叮嘱秦王妃好好休息一下,自己也准备先去书房。
秦王妃柔声应下,两人刚要道别,有人匆匆来报。
关于文君宁和临桐诗派一案,监察御史康松又找到了一个重要证人。
一个曾经和柳惜惜在一家青楼待过,认识柳惜惜,见过她被囚禁,也见过囚禁她的那些人的女人。
此人已经见到了御史台的人,并且提供了好几个涉案人员的名字,如今也被保护在了五城兵马司。
现在的情况,对大学士辛贤集很是不利。
秦王妃一听,脸色瞬间白了不少,身体出现了晃动。
幸好秦王还没走,一把扶住了她。
秦王妃缓了口气,担忧道:“爹爹……”
秦王极力将惊愕压下去,先安抚她,“别担心,不会有事的。”
秦王又问了来报之人几个细节问题,问完后,吩咐人继续去打探,一有消息,立即来报。
低头见秦王妃脸色越发不好,让她先回去休息,自己去找幕僚商议处理此事。
秦王妃听到他的声音,心中安定了一些。
她没休息,她有些担忧自己的父亲,提出想回一趟大学士府。
提出回娘家,她不免想到了自己娘家大哥。
她的这位兄长今年年初出门游学,一直在外,现在家里出了这么大事,依旧不见踪影。先前给他去信,他也只说里尽快回来,没个具体日期。最近这些日子,他连回信都没有了,也不知新寄出的信他有没有收到,更不知道他到底到了哪里。
她有些发愁,和秦王提了起来,言语中隐隐对这个兄长有了不满。
秦王劝慰她,不要太担心,既然他说了会尽快回来,定然会尽快的。说不定,现在他已经在路上,没几日就到家了。
秦王妃也希望如此,请他帮忙向沿途的驿站打听一下,看能不能知道这位兄长的行踪。
秦王二话不说,唤了人来,吩咐来人立马去办。
秦王妃叫住下人,想了想,决定再给这位兄长写封信,让他一同带去驿站,希望这封信可以尽快送到自家兄长手上。
事不宜迟,秦王妃想到这些后,立即跟秦王告辞,写信去了。
秦王看着侍女扶着她离开,转身向书房走去。
走了两步,他脑海中浮现了秦王妃刚才的话。
不是她觉得,他好像也有一段日子没有收到这位大舅子的信了。
他即刻询问身边侍从,“辛大公子,最近有没有来信?”
侍从回想过后回答:“没有。”
果然没有。
“他上次来信是什么时候?”
侍从想得久了些,“近半个月了。”
也可能超过半个月,具体的日期,侍从也记不太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