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连几日,传回来的消息都不是很好,甚至可以说是一日比一日差,陈霄眉头皱得一日比一日紧,云泽去见飞柳的时候,都还在想陈穆愉此行是否可以平安抵达目的地。
然而,沈归舟还是没有一点担忧。
云泽实在忍不住了,询问沈归舟是不是在内心担忧他们王爷,紧接着他又劝沈归舟不用担忧,他们王爷本事大,一定不会有事的。
沈归舟忽然发现,他和沈星蕴要是相熟,应该可以做知己。
她实在是不明白,他到底从哪里看出,她在担心陈穆愉。
他有什么好担心的,江南才刚进入汛期,他们即使走水路,按照他们的脚程,也不会遇到太大的困难。
假使运气实在不佳,换走陆路也行。
他们已经靠近了江南地界,换走陆路,说不定还走得快些。
至于,汛期容易涨水。
他就是去赈灾的,带足了银粮,遇到也不需要慌。
洪水过后,容易滋生疫病。
这是个需要考虑的事情。
可他带了个神医。
这神医会提醒他们该怎么做的。
其他的问题……他是陈穆愉,他的身份不能解决的,他的能力也可以解决的。
这些日子,陈穆愉每日都给沈归舟写一封信,她却从来没有亲笔回过他一个字。
云泽想起上次飞柳去江南一个字也不给他回的那段日子,试探问她要不要回封信给陈穆愉,沈归舟想起她那些自己都看不太懂的字,觉得没太有必要。
拒绝之后,她戴了帷帽出门,去旁边茶楼听书去了。
云泽替陈穆愉要信失败,看着她的背影,觉得自己挺对不起他们王爷的厚爱的。
过了几日,正如沈归舟所预测的那般,陈穆愉那边传来了好消息。
他带着赈灾银粮,已经顺利抵达江南。
陈霄和云泽都放下心来,云泽第一时间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沈归舟。
彼时,沈归舟正在自己房间里看新出来的话本子,听到好消息的她,依旧一派淡然。
这淡然从云泽的角度看,就是胸有成竹。
他心中感慨,看来还是夫人了解王爷。
这次之后,陈穆愉那边穿回来的消息再不好,只要沈归舟不担心,他也不担心了。
偶尔看到陈霄满脸愁思,他还会抬出沈归,劝慰他两句。
五月初的时候,宁海公府一家回京了。
言沐竹回来的第一日,就遣派人告诉了沈归舟。
沈星蕴也迅速跑来告诉了她此事。
宁海公的身体在老家休养了近半年,终于有所好转,趁着天气也转好,一家子返程回京。
不过,一家子长途跋涉,宁海公洛河郡主两个上了年纪的人,身体又有些不济。
回来的前五日,当家做主的言沐竹谢绝了客人探访,自己也没有出过门。
第六日的时候,他收到了沈归舟的邀约。
傍晚时分,他避过门外的眼睛,低调出府,前往沈归舟暂住的客栈。
这是他们从北疆归来后,沈归舟第一次主动约见他。
时辰还早,走在路上,他却担心,会不会晚了。
走到客栈下面时,他脚步却突然地慢了下来。
走到大门前,他停下了脚步。
想迈脚,却觉得脚上有些重。
他在客栈门前站了好一会儿,直到今日也在客栈的关勉看到他,出来恭迎,他才走进门去。
关勉直接将他引到了沈归舟舟的房间门口,“尊主,小姐就在里面等您。”
沈归舟点了一桌酒菜,言沐竹走进房间时,酒菜已经上桌。
她坐在窗前,本在看窗外景色,听到声音,回过头来。
看到他,沈归舟露出微笑,站起身来和他打招呼,“修哥哥,来了。”
她的笑容,和以前一样,语气也和一样随意、亲近。
言沐住回以一笑,温雅问道:“可是等很久了?”
沈归舟摇头,“没有。”
言沐竹走过去,后面的关勉很有眼力地替他们关上门,退了下去。
两人落座,沈归舟拿起酒壶,准备给他斟酒。
言沐竹从她手里将酒壶拿过来,自然地接过了这个活。
以前,他们待在一处时,这些事情,也都是他做。
沈归舟没有同他客气,将手收了回去,介绍道:“这些酒菜,都是我按你以前的喜好点的。就是不知道……”
她话未说完,言沐竹已经懂了她要说什么,自己回道:“没变。”
桌上的菜,也是她以前喜欢的。
曾经,他带着她周游四处,时间久了,不知不觉,他的口味也变成了和她一样的。
此后,再未变过。
沈归舟舒了一口气,“那就好。”
言沐竹放下酒壶,拿起筷子,夹了一块鸡肉给她,“饿了吧。”
许是小时候经历不好,到了吃饭的时点,让她守着一桌她喜欢的饭菜久久不动,有点为难她。
那个时候,她等他时,他问她‘可是等久了’,她的回答和现在一样,也不一样。
为了不让他愧疚,她总是答,‘没有。就是有一点点饿了。’
沈归舟一听,也想起了以前的事,有了点不好意思,“还好。”
她也拿起筷子,给他夹了菜,“你也吃。”
两人各自看了一眼对方碗里的菜,又看了一眼自己碗里的。
一息之后,相似一笑,不再说其他的,专心吃饭。
一顿饭吃完,天色已经暗了。
没见沈归舟之前,言沐竹有很多话想要与她说。
他想问问她的近况,想问问她之前过年时,是怎么过得,过得开不开心,想问问她和晋王相处的如何,他对她如何等等。
这些,他其实都知道,但是他就是想问问她,和以前一样,同她说说话,听她亲口说。
然而,放下筷子,他却不知道从哪里说起,话到嘴边,又有些迟疑。
最后,是沈归舟先开了口,关心起了他的近况。
“伯父、伯母,近来可安好?”
“安好。”
“那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