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植数日未归,吕乔询问老仆才知原因。
大汉朝官,五日一休,上值是都住在官舍里。
不过规矩只是规矩。朝官可请事假,丧假,病假。和上官关系好,还会有赐假。
汉承秦制。刘邦当亭长时,常请假回家耕田。
耕田是不可能耕田的,和狐朋狗友鬼混而已。
上梁不正下梁歪。当刘邦和他的狐朋狗友掌控天下时,随意请假的风气已经形成。
更不用说光武靠着豪强起家,朝堂全是带资创业的合伙人。
卢植算是少有守着规矩的官员。干满五天后,才归家。
带回两套朝服,官印和告身牌,吕乔试穿官衣。
玄色深衣广袖,组绶悬挂官印。头戴进贤冠。腰悬宝剑。
官衣颇为合身。吕乔穿戴整齐,威风凛凛。看得卢植止不住点头,大汉栋梁当如是也。
吕乔本以为卢植归来,自己就可以告辞回自家豪宅。这几日,云间天天派人询问何时归。
没想到卢植告诉他明日就要去上班,这么突然。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就要成为大汉社畜。
整整一天,卢植都在叮嘱上朝要记住的礼仪和规矩。听得吕乔头昏脑涨。
卢植见吕乔刚满双十,还未有表字。简单却一丝不苟的举行了冠礼。取表字子墨。
说实话,吕乔不是很满意。
他名乔,高大的意思。按照取表字的规矩。表字怎么也该是巨、魁、庞等字。卢植大儒,怎么会犯这种错。
随后卢植的若有深意一席话让吕乔背后汗毛直竖。
“墨,文才也。但吾不取此意。墨绳者,规矩法度也。子墨为汉臣,当循规蹈矩,不可逾越。”
吕乔顿首以拜,心中却不以为然。若循规蹈矩,朝堂无我等边疆小族立足之地。
吕乔没想到,他与卢植交谈中已经小心又小心。卢植依旧从只言片语中察觉出吕乔小觑朝堂之心。
三国人杰,目光如炬,心细如丝。不好糊弄啊。
吕乔有些怀念大漠草原了。部曲也好,匈奴蛮子也好。哪怕是堂兄吕布,全是心思单纯之人。他可享受智商碾压的快感,轻易将此辈玩弄于股掌之间。
哪像面对卢植这种老狐狸,分分钟被看破。心累!
次日清晨,天还未亮。卢植就带着吕乔向着未央宫骑马而去,卢家老仆和吕青跟随。
大汉五日一常朝,月十五、二十五大朝。但汉帝刘宏安于享乐,有时一个月都未必上一次朝。吕乔是赶上了。
街上不少安车,都是老迈的公卿大臣。更多官员是骑马,腰间左跨剑,右悬官印。大汉武德充沛,可见一斑。
入皇城,只见崇阁巍峨。大汉重威严,宫室讲究对称,皆古朴壮丽。非明清小家子气紫禁城可比。
分为南北两宫,南宫诸殿为朝廷各机构所在。北宫为汉帝后宫。两宫之间复道相连。
南宫崇德殿前,诸贤集聚。卢植将吕乔介绍给各位重臣,吕乔恭敬行礼。
公卿大臣见吕乔高大,鹤立鸡群,且相貌出众。纷纷亲切笑问吕乔何处郡望,能娶卢家嫡女。
吕乔照实回答,九原吕家。公卿笑容渐淡,更有甚者拂袖而去,无礼之极。
吕乔面不改色,宠辱不惊。
汉帝未解除党锢,他的那些师伯,师叔要么被禁锢,要么隐居讲学。朝堂多是世家大族老朽。根本无吕乔立足之地。
若不是走了岳父的关系,就算为并州茂才,也不一定能得到实职。
能上朝者,皆两千石以上大员。吕乔只六百石,照常理是不够资格上朝。
但尚书仆射官职特殊,与太史令共同记录朝堂之事。
太史令写史书,连汉帝都不能看。以尚书仆射记录为主。
吕乔身边逐渐冷清,他毫不在意,盯着崇德殿外一只巨大汉鼎出神。
大禹铸九鼎,代表天下九州,乃是国之重器。
然而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九鼎不知下落。始皇帝泗水取鼎,龙断系鼎的绳索,鼎复沉入水下,再也无法找到。
汉武汾阴得鼎,但来历不明。朝堂内外都不认为是周鼎。汉武无奈,只是藏于宫廷。况且大汉以传国玉玺为皇权象征,有没有鼎不重要。
此鼎就是汉武挖出的那只鼎。至于是不是周鼎吕乔不知,但绝对汉鼎无疑。
此鼎本在长安。汉帝刘宏即位以来,宫廷多发异像。有大臣进言,迎汉鼎入雒阳,以镇压国运。所以摆在了崇德殿外。
这时一个身躯肥壮的官员大步走近前来,笑着问道:“子墨,何事出神?”
吕乔收回目光,看向来人。只见此人慈眉善目,脸上笑容和善,一脸粗豪大胡子。戴武冠,穿绛袍。
吕乔脑中还在思考这汉鼎的真假,下意识回道:“不知周鼎与汉鼎孰重?”
话刚出口,吕乔就后悔了。
在这在大汉朝堂外,问鼎之轻重。这合适么?不合适。
那武官身形微微一顿,细细打量吕乔面貌。只觉得此子雄伟高大异常,目生双瞳。简直就是着汉袍的楚霸王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