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壹说到这里,转向听众提出问题:“为什么叫人民子弟兵?有谁能回答?”
众人听后,都开始紧张的思索起来。仍然是梁晖最快的大声问道:“人民子弟兵?何谓人民?”
郭壹答道:“所谓人民,便是人数最多、生活最为贫苦的劳动者。在我们这里指的就是种地的、做工的,以及愿意和这些种地做工的在一起的人。他们的人数占据天下所有人的九成以上,所以只在愿意为这绝大多数劳工效命,这些劳工就会把他们当做自己人,而由这些劳工中挑选出来当兵组成的军队,就叫人民子弟兵!那位润公将他所带领的一千多人的队伍进行整编,并不单单是去芜存菁,淘汰老弱,而是要给这支军队灌输一种——他们是人民的子弟,必须是为自己的父老乡亲扛枪打仗,不许出现任何欺负老百姓的行为;为保证这样的人民子弟兵永远做为人民的军队,他定下了几条铁规:第一军队各级建制建立一种制度,所有的军事长官必须在这个制度领导下行事;第二官兵平等,这是指的人格上的平等,即职务有高低上下,但再大的军官也不准欺负士卒,在军队的最基层建立士兵委员会,全部由士卒组成,用以监督军官是否有欺负士兵的行为;第三,群众工作。既军队的每一名军人在不打仗不训练的时候,都要抽出一定的时间,帮助驻地的老百姓,因为他们是人民子弟兵啊,不能忘本!第四,瓦解敌军。在和敌对势力对峙时,要尽一切可能去瓦解敌军。比如敌军只要放下武器投降,便不许杀害不许欺负。而敌军里许多士卒甚至军官,都有可能是贫苦人家出身,他们自己也会经常受到那些大官僚的欺负,所以如果掌握了方法,是可以争取他们,把他们给拉到自己这边的。如果做好了这件事,一进一出,敌军少一个人,等到力量减弱了两分,为什么呢?因为敌军减少的这个人来到了自己这边,自己则增加了一分力量!”
郭壹简单说了下教员同志三湾改编的内容,不过又把后来子弟兵的几大工作政策也给加了进去。见孟崇周、郭成义听得津津有味,而且都有所思,便知他们不反感这些,便继续说道:“因这样的政策,这支军队的性质终于彻底形成,从此便有别于古往今来的所有军队!它不为一家一派的私利而战,它只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因此这支军队得到了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支持,从而才能由弱到强,战胜无数强敌!但这支军队也有一个缺点,便是它是支全部由农民组成的武装,对于打仗并不是很在行!但这个缺点很快便得以消弥,便是因为另一支和它同一派别的、打响反抗当初同盟强势方第一枪的那支武装的残部,在转战多日之后,与这支农军在这里……井冈山会合,史称‘井冈山会师’。一支打响反抗敌人第一枪的义军残部,它原来主要是由旧式军队的军人组成,这支残部懂军事,会打仗,但缺少正确的理论指导;一支全部由农民义军组成的农军,这支农军纪律严明,有一个最杰出英明的领袖,但它缺少懂军事会打仗的军事指挥将领;而这两支义军残部在井冈山会师后,两支义军明显的缺点都被对方的长处给抵消,进而成为一支既有明确理论指导又有实际军事行动能力的,全新的军队,从此这支军队便开始了它波澜壮阔、曲折艰难的征程……”
郭壹虽然备了课,可当讲述时根本就不用看一眼。他在那个世界里起初就是军事干部,后来转为政工,投笔从戎二十余载,讲过的军史、党史课也不知到底有多少了,此时娓娓道来,比那个时代更加有感情。毕竟两个时空,他身处其境时,感受不是多深,但来到了这个时空,不但深切怀念他原来的亲人,对于原先的组织、军队有时想起来,也极为想念,对于那些曾经朝夕相处的战友,也屡屡在梦中相见,但每每醒来,却都是一场空。此时借此机会,将原来一直压抑在内心的一些思虑与情感全部宣泄出来,有一种痛快淋漓的畅快感。
这一天的讲课,除了中午吃饭时稍歇一会儿,一直讲到天色擦黑方才下课。晚饭后,孟崇周、郭成义又将这些义军中坚叫到大厅内,开始讨论起郭壹所讲过的内容。众人议论纷纷,倒也得出不少有益的启迪。
倒是清宁,听了一天的课后,感觉原本熟悉的儿子,似乎有点陌生了,却也并未多问,只是时不是地看着郭壹,皱眉沉思。
郭壹只要这位老娘不来找他麻烦不收拾他,便无所顾忌,等到晚上又开始备课。
次日再次开讲,郭壹将红军五次反围剿的经过以及经验教训,也给简略讲了。第三天则开始讲三大主力红军万里长征的艰难曲折的征程,直到在陕北会师。第四天开始讲两党第二次合作,开始抗战;第四天则讲解放战争,消灭光头佬八百万匪军,建立新中国;第五天则开始讲抗美援朝战争,打败不可一世、自诩为天下第一的匪利奸。
郭壹讲这些,不但讲述了原先的党史、军史课中曾经讲过的那些内容,也结合他所了解到的这个时空里的各种势力交汇状况下,如何借鉴那支队伍的经验教训,进而使得太行山义军能够从旧式的义军模式,转变为他曾经为之奋斗过二十余年的那支人民子弟兵。他觉得哪怕能达到那支子弟兵一半的素质也行啊,掌握了先进思想和先进武器的新式武装,将以无可匹敌的态势,将那些骑在两千多万穷苦百姓头上作威作福的残暴统治者,统统给扫到历史的垃圾堆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