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进的游牧部众基本被冒顿带到了北地郡,有公叔赢熙和公孙衍在北地郡镇守,目前相安无事,鉴于大秦西进,大肉汁、乌孙、冒顿三部的进军方案在军机处依旧争论不休,不过好就好在随着对地球仪的深入了解,一个更广阔的天下在各要员心中播种,随即各种方案层出不穷,可依旧没有一个可行能达到预期的方案。【总不能真抓去修长城吧?】
没有了北方的压力,与赵国、韩国、魏国、楚国的关系也算融洽,虽说中原大战已经在进行了,可真要保魏韩不灭,已经没有举国动员的必要。
一支有信仰的队伍必须在这个时候建设好,知识不够可以到阿房宫进修。最简单,在路桥的建设中有突出贡献的基本就能进入国府视野。
五尺道的拓宽,先秦的五尺大概是后世的1.3-1.4米,这样的路要急速行进,只能是对向封路,否则崎岖的山路,陡峭的悬崖,只会造成会车之时灰飞烟灭。
就是这样的一条道路,司马错当年和孟厘还得一米一米的奋战动员了无数巴蜀民众才得以建成,巴蜀(巴郡到蜀郡)道要扩展、蜀汉道(蜀郡到汉中)要拓展、汉咸(汉中到咸阳)道更是要拓展。
早在《字典》一书成文并开始一个学社一典之时孟夫子就泼了一头冷水,1000万人口的大秦,实际上知道朝堂的不到200万。
更多的都在大山深处,那里的土地完全不可能实施孔夫子的井田制。孟夫子在此刻正式融入大一统的大秦。
曾几何时孟夫子还打听到在古髦国出来的民众还在打探姜太公是否还活着,毕竟在他们老家还流传着早已经东进的羌族姜姓一族迟早会出神仙。
而神人姜子牙就是他们认定的天命之子,姜太公的号召,髦国举国出兵加入武王伐纣的行列。
只不过本该得到封赏的髦国与羌人一般,又一次被放逐到了更西部,甚至是进入了后世称为青藏的高原地带。
或许是武王伐纣不足三年就薨逝了,而武王也好、周公也罢、姜子牙更甚,战略都放到了东面,西面被忽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