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星期五就带着塔莉娅熬煮肥皂液。
一周下来,众人每天都忙碌在锅灶前,几个小学徒基本上了解了肥皂的制作过程。
鲁斌也如愿以偿的获得了2000多块新鲜出炉的肥皂。
而肥皂工坊也已经盖好了:
其实就是紧挨着寨子围墙的一个院子,里面搭了两个工棚,空地上摆满了各种容器。
经过一周的劳作,每天都能吃饱,偶尔还有肉食,这群新来的奴隶终于放下的心中的担忧,干起活来卖力多了。
于是鲁斌安排塔莉娅的哥哥带着那两个阿拉伯泥匠去砖厂烧砖头。
那两个羊倌直接安排到农场去放羊。
至于其他的葡萄牙人跟着老居民种地摘棕榈果。
把工具全部搬到工坊后,鲁斌把每个人像船厂那样安排专门负责的事情。
让斯蒂文专门负责烧草木灰和沉淀溶液,史蒂夫负责往溶液里加石灰和提纯碱液,塔莉娅负责煮肥皂。
工业的本质就是分工,这样效率才会提高,不会出现扯皮,哪一道工序出现问题也方便溯源。
看着几个人越来越熟练,鲁斌便抽身而出,把肥皂的制作完全交给他们。
鲁斌自己要开始实验硫化橡胶。
最开始的时候,鲁斌是用胶皮放在锅里直接和木炭还有硫磺煮。
后来发现还是很不耐磨,现在有了大批的硫磺,鲁斌觉得可以开始尝试了。
鲁斌用的方法是在橡胶液里添加碳粉,然后加热硫磺产生蒸汽用以熏烤胶皮,这样像熏肉一样熏一段时间后就能得到硫化的橡胶了。
并且硫磺加热后产生的废气可以收集起来通到水里,得到亚硫酸,然后亚硫酸会和空气反应形成硫酸!
而自己还知道一个效率更高的办法,那就是利用硝石当催化剂:
硫磺在空气中燃烧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S+02=点燃=SO2;
二氧化硫在高温或催化剂的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三氧化硫:SO2+O2=高温(催化剂硝石)=SO3;
三氧化硫再溶于水并与水反应成硫酸:SO3+H2O=H2SO4;
硫酸其实也不算啥稀奇玩意儿,早在公元8世纪,阿拉伯炼丹家贾比尔通过干馏硝石和绿矾(硫酸亚铁)得到硫酸。
对了,硝酸也是他发现的。
可惜当时的化学根本不成体系,那是炼金术师和炼丹家经过无数试错的产物。
最后得到一个固定配方,奉为圭臬。
可只要你初中化学学的还行的话,就知道根本不需要那么麻烦。
比如:你明知道沙子的成分是二氧化硅,不含Ag,你会用他来炼金吗?
因为我们都知道硫磺就是自然界存在的单质硫,那硫酸是不是能靠硫磺制备?
这在我们看来很简单的问题,在古人看来就百思不得其解了。
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原来硫磺和硫酸原来含同一种物质!
鲁斌掌握的元素周期表和化学常识可是无数代化学家们一步一个脚印开拓出来的啊!
有了硫酸后,用硫酸和硝石就能轻松制备硝酸!
当然,工业上,肯定还有更高效的制法,可惜鲁斌的化学水平有限,不太了解工业上硝酸是怎么大批量制取的。
原理鲁斌都懂,可是如何形成大规模量产是一个很难的问题。
这需要大量的设备和专用器皿,否则就和炼金术师没什么区别,摆脱不了实验室制法。
……
“算了,实验室就实验室吧,先把硫化橡胶的炉子盖起来,用烟囱收集一些废气尝试做一点硫酸试试看。”
鲁斌在草稿纸上把设计方案改了又改,最后才定型。
没几天的功夫,砖厂那边就用夏尔马马车拉过来两车砖头。
鲁斌开始盖自己的第一座硫化炉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