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伯拉罕这边可是超编的3个营,哪怕是护矿队两个营消耗殆尽,还有至少1400多人。
而维恩这边刨除死伤过半的一营,只有700来人了,整整2倍的差距。
亚伯拉罕看见对面的英军居然敢放弃棱堤朝着自己这边挺进,讥讽之色无以言表:
“你们没有机会了!二打一我占尽优势,哪怕你们装备了大口径的火枪又如何?”
亚伯拉罕把对面80码的齐射看作是大口径火枪的功劳,可这种枪一旦进入拼刺和冲锋完全无法作用。
这个时代最终决定战争的胜负手还是靠白刃战,亚伯拉罕对于自己的部队有着无比的自信。
攻守在一瞬间转换,负责炮兵的军官立即问道:
“大人!火炮是否继续射击?!”
亚伯拉罕看着呈散兵线已经向前推进200多码的英军,摇了摇头道:
“刚刚是在白刃战,所以才取得的战果,听我命令!一营中路列队!和两翼一同包过去!”
“是!!!”
……
维恩毫不犹豫的带领着亲兵汇入残存的一营中,伴随着众人一同向前推进。
亚伯拉罕想要毕其功于一役,维恩又何尝不是?
惟有这个阶段快速接近敌军,才能把对面火炮的威胁降到最低,如果陷入炮战的话,无论如何苏里南都不是补给充沛的圭亚那的对手。
整个海岸充斥着肃杀的气氛,连天空的飞鸟都远远的逃离这边,海面的太阳已经开始西斜,给战场披上一层血色的外衣。
两方的队列迅速靠近,在接近200码的距离,维恩命令队伍停下。
急促的号声突然响起,然后又戛然而止,变成鼓点,两个半营突然向两边展开,变成了一种不可思议的队列。
看着对面的队列变成薄薄的两列,然后人均间隔达到一米,亚伯拉罕露出不解的神色。
“他们这是在干什么?!”
实在是这个稀疏的线列太违反常理了,简直是在虚张声势,一众军官想破脑袋都不明白这个队列的意义。
“不管了!全体都有!给我出击!!”
……
如果从天空鸟瞰就会发现,维恩这边以近乎半圆的弧度,照成了对比自己这一方人数多接近一倍的荷兰人的包围。
荷兰人阵中号声响起,得到命令的军官高举着手中的军刀,大声呼喊着:
“线列出击!一二一!!!”
几乎是同时,两翼的荷军迈着整齐的步伐朝着英军走来,大家都坚信密集的阵型能最大限度的降低齐射的伤害。
这是经过无数场战斗总结出来的经验,已经被欧洲各国奉为圭臬,说龙虾兵排队枪毙牛逼,只是在大家都用同一种战术下,龙虾兵敢于撑到最后才开枪。
而英军的异动似乎抛弃了这个光荣的传统,这在荷兰人看来,简直是送死。
人就是如此,一旦陷入思维定式,便永远不能跳出这个框架,就像马克沁发明的时候的堑壕战一样。
……
“他们已经丢失了军人荣耀!给我抵近到50码内开火!!!”
“前进!!!”
两翼的荷军以步行的速度迈着整齐的步伐前进,中间夹杂着荷军指挥官的怒吼。
“180码!”
“160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