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进!!!”
一般来说,线列对战时,作为防守方的队列不会这般单薄,所以维恩一眼就看出了对方的打算。
“要对攻?!”
维恩露出一抹狞笑。
“那我就成全你们!!!”
双方的距离不断接近,这在一攻一守的排队枪毙时代简直不可思议。
“停!!!”
“举枪准备!!!”
在一百码的距离,两边几乎是同时发出指令。
“开火!!!”
“放!!!”
“砰!砰!砰!砰!砰!砰!砰!砰!”
两边又几乎是同时打出一轮齐射。
可双方的战损却天差地别,英军这边只被打倒了寥寥20来人,可荷军那边直接栽倒了接近三分之一的人。
“一列改二列!!!”
“继续前进!!!”
两位连长红着双眼,浑身散发着视死如归的气魄。
“前进!!!”
维恩这边也是如此。
……
距离不断拉近。
“停!!”
“举枪准备!!!”
可是这一轮,荷军居然优先停步,卡在70码的距离就准备开枪了。
这是无奈的选择,他们也想再靠近一些,可是手雷的威胁历历在目。
以往提前开枪是怯懦的表现,可这会儿的荷军却有一种悲壮的气质。
“放!!!!”
“砰!砰!砰!砰!砰!砰!砰!砰!”
英军这边又是30来人应声而倒,后排的士兵快速上前,拾起战友手中装填好的火枪。
“停!!”
维恩眯着眼睛,握着军刀的手高高抬起。
“准备!!!!!”
……
……
——————————————————
(注:近代欧洲军队,在17-18世纪,“排队枪毙战术”,又称“线列战术”,是最为考验士气和训练的。
作为攻方,在战场上,士兵们要随着军乐队“欢乐”的鼓声,排成横队以一致的速度向敌人匀速步行靠近。
要知道连死刑犯被枪决时都要蒙上眼睛,而士兵们却必须朝着对方的枪口不断前进,一直要到“看得到敌人的眼白”(英军要求18米)才能听命令一起开火!
这个距离上一般就是两轮射击顶天了,以求最大的投射量和阵型的展开。
比较典型的:
1759年,英法魁北克之战,英军3300人排成2列,缓步靠近法军3500人,法军进行了两轮射击,英军伤亡了约20%。
但并不还击,将领沃尔夫少将挨了三枪被打死,一直到两军接近30米距离,英军第一轮齐射就打倒了法军1000多人。
同时敲响战鼓、吹奏风笛,向前推进。英军前进了约10米后,打了第二轮齐射,法军又倒下了800多人。法军于是就此崩溃。
全过程只有20分钟,这在冷兵器时代是恐怖的杀伤力,要知道历史上很多据说血流漂橹的战役,持续数月死亡才上万,而这一仗20分钟两军就损失了数千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