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是未知数,可正是这种未知却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般,让人如鲠在喉。
对此鲁斌表现的极其淡定,倒不是为了安慰布莱恩和格伦,而是鲁斌知道皇家海军的潜力远不止此,后面仗还有的打呢。
荷兰人想要对窝在美洲的自己动手?除非亚伯拉罕复活。
当然,也不是说对自己完全没有影响,荷兰人掌握主动后,对泰晤士河的封锁肯定更加严密了,大量的商船只能绕行普利茅斯甚至利物浦。
这对做生意来说肯定是有影响的,不过也仅限于此了。
倒是令鲁斌比较感兴趣的是蒙克公爵和詹姆斯公爵的嫌隙,一开始鲁斌还以为是由于教派之别,导致的詹姆斯公爵被替代。
因为历史上詹姆斯公爵即位成国王后,就因为信奉天主教的原因,在光荣革命中被罢黜。
不过经过对格伦的旁敲侧击,詹姆斯公爵现在貌似还没有皈依天主教,那就更不存在什么查理二世下令詹姆斯的子女必须按新教培养大的事情了。
那既然不是由于教派之别而被查理二世替换,那到底是因为啥咧?
后面经过格伦的科普才知道,妈的蒙克公爵居然是议会的人!
乔治·蒙克(George Monck,1608-1670),阿尔比马尔公爵,英国内战时期在爱尔兰和苏格兰作战的国会派将领、苏格兰总督。
克伦威尔独裁时期他就是苏格兰总督了,后来查理二世复辟,他又转而支持查理二世,最终获封阿尔比马尔公爵。
这么一个游走在保皇派和议会中的人物,必然是由于以詹姆斯公爵为首的保皇派军功日益昌荣,而被推出来代表议会势力的人!
因为皇家海军的最高指挥已经有一位老将军、保皇派鲁伯特亲王了,那么议会想要插手的话,必然是替代更为年轻的詹姆斯公爵。
查理二世必然是提防议会的,可皇室与议会之间是竞合的关系,并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对立,很多时候其实合作大于对立。
那么考虑一部分议会势力的意愿就显得比较重要了,毕竟英荷战争是因为《航海协定》而打的,那是关乎于国家利益。
无论当年的克伦威尔还是现在的皇室,都坚定的支持着这场战争。
如果非要说推出一个人接替詹姆斯公爵的话,那曾经支持过自己复辟的乔治.蒙克必然是最佳人选了,而且蒙克又在第一次英荷战争中表现出色,就更没什么疑义了。
不过詹姆斯公爵不满那是肯定的,甚至即位后和议会关系越来越僵,直到闹掰转而引发光荣革命,都有可能和这个事情脱不开关系!
鲁斌觉得自己的推测应该无限趋近真相。
不过,鲁斌考虑的并不是如何帮助英国人改变战争结局。
而是在考虑如何利用先知先觉,在这风云诡谲的局势中火中取栗。
……
……
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