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敦颐若有所思,道:“那具体怎么分?”
玉太白道:“比如说六司丢给‘府’来管,那么‘州’这边就成立一个类似于尚书部的部门,里边有几个人专门对接六司,最好有六个。
这个类似于尚书部的部门主要下发任务,也负责监督六司,以及向‘州’汇报六司的各种情况。”
贾敦颐道:“这样‘州’岂不是不做具体事情,却又有很大的权利?”
“非也非也,”玉太白道,“‘州’和‘府’责任一体,‘府’做不好州也有责任,‘州’做不好‘府’也可以提建议。”
贾敦颐皱着眉道:“要是两个部门敌对不沟通怎么办?”
玉太白道:“这就需要另外成立两个部门。
一个部门叫做‘州委’,一二把手必须担任里边的重要职位,两部门其他的重要位置人员也应该加入,这个‘州委’负责人事调动,投票决定。
另一个部门就叫做‘州协’,这个部门要保证‘州’和‘府’协调工作,既保证大政策方向方针能够下发,又要保证这些政策能够执行。”
贾敦颐略微一思索,就道:“这需要很多人,朝廷的财政能撑得住吗?”
“这事不能急,得慢慢来,”玉太白道,“不过‘州’,‘府’和‘州协’是可以在短时间内成立的。
而且担任一周一二把手的人最好不能超过十年,任期到了后,要轮换到其他地方。”
玉太白基本照抄后世的架构,也做了认真思考。
“不过现在最难的,还是这个绝对的一把手人选问题。”玉太白觉得部门好搭建,但是人不好选,像贾敦颐这样的清廉官员可不多。
贾敦颐听后,陷入了良久的思索之中,玉太白也没有打扰他。
好一会儿后,贾敦颐才道:“本官知道怎么做了,多谢玉国公提点。”
说完贾敦颐就走出了办公室,去了一趟六司和其他部门。
在一旁负责记录玉太白言行的褚遂良目光灼灼,一脸钦佩地看着玉太白。
玉太白所说的架构虽然庞杂,但是能很有效地牵制几个部门,如果几个部门不协调,这个州就做不出好的政绩。
做不出好的政绩就拿不到绩效奖,所以有变相地逼迫他们协调的意思。
更何况那个‘州协’的设立更是妙不可言,如果不注意协调工作,一些人提议的人事任免是得不到支持的。
褚遂良想了想,道:“国公为何不将此法上报朝廷?”
玉太白道:“在写了,这两天应该就能传回去。”
褚遂良退了下去,办公室里就只剩下玉太白了。
记录玉太白的日常言行,这也是李世民给褚遂良的一项工作,显然是有把褚遂良培养成史官的意思。
其实李二这么做,也有让褚遂良和刘仁轨快点熟悉玉太白的意思,以后这两个人还会继续跟着玉太白。
如果做得好,待遇不会比许敬宗差。
办公室里,玉太白又开始勾勒大唐未来的机构架构,这个架构最好能辐射、监管到各行各业。
朝廷方面会筛选合适的人从政,具体对接民间某些行业的部门,应该也有专业的人负责。
比如修水利,修桥路,以后甚至修火车路等这些都应该有专业的人去管理安排。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争权的场面就会少很多。
大唐朝廷各地的机构未来会吸纳无数新鲜血液,未来也会更加安定。
时间悄悄流逝,转眼间已经过去了十天。
长安城这边,李世民这些天都在召集房玄龄、长孙无忌他们商议玉太白给的提议。
某些机构是该改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