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岁的现代少年,可以喜欢任何人,想象和任何人在一起。
而十四五岁的古代少年,则已到婚龄,要考虑娶妻该考虑的一切。
门楣、传宗接代是第一位的。
喜不喜欢,倒是次要的。
哪怕黄亚琪的事情得到了妥善的解决,但收获满满的粮食,交完赋税只剩一小半。
对于所有庄户人家来说,都是非常心疼的事。
“不管出了什么事,旱灾洪涝还是打仗,最终苦的都是咱们老百姓。”
村口的大树下,几个妇人感慨着。
“是啊,原本家里养了鸡鸭兔子,菜也能卖给颜家。这日子才算有了奔头。”
“想着,铜板够了,就不用卖粮了。可以吃饱一点。”
“可如今这粮啊,可怎么够吃?”
“只盼着这仗早点打完,明年赋税还能降回去。”
“谁说不是呢?”
“若是打个三年,恐怕就要饿死人了。”
村民们忧心忡忡,他们就是最底层的劳动人民。
富人损失一半的家业,顶多就是少吃几顿大餐,少买几个下人。
而对他们来说,可能就是要命的。
颜仲文只在家里用了个午饭,就又回书院了。
现在他的心思除了放在学业上,也经常会去那个属于自己的小书摊看一看。
“二少爷来了。”
因为是刚开始,看书摊的除了朱晓之外,还有颜楚。
二人跟颜仲文打了个招呼,颜楚继续整理书架,朱晓则是在一旁跟颜仲文汇报。
“要说卖的最好的,还是童生密纲。哪怕童生考试已经过去了,还是有不少人买来研读。”
考试之前是限量发售,为了保证效果。
考完之后,颜辛函索性又印了几百本,放在颜仲文谋划的小书摊上,作为镇摊之宝。
“租书的生意出乎意料地好,很多学子都愿意用很少的价钱,读更多的书。这个主意真是绝妙。”
朱晓忍不住赞叹,“我读书也有几十载了,头一次听说有租书的。”
听闻此处,颜楚也有自己的感触。
“一本书多次利用,这不仅是挣钱的好法子。”
“对于那些寒门学子来说,绝对是功德一件。一本书的银两,可以读到五本甚至更多。”
“有钱人家的孩子没什么区别,但对穷人家的孩子来说,只要肯用功,也有更多书可以读。”
颜仲文瞬间想到自己的好友季书言,还有柳青源。
突然还有点小得意,貌似自己做了好事呢!
“颜楚,我又整理了一份书单,你去进货吧。”
颜仲文虽然只是每天来书摊逛一小圈,心里却总惦记着这事。
“是。”颜楚默默接下。
“开业这几天,你估摸着,每日能挣多少?”
颜仲文可不是真的那么佛系,他也希望自己的生意能挣钱。
“收入可以说是很乐观的,只是童生密纲就卖了几百两。除了童生密纲的话,少则几十两,多则上百两。”
“卖书的利润在三成,租书,暂时可以算没有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