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社近来的大事,除了筹备圣诞活动紧锣密鼓。还有一件更令人期待的事,就是从耳岚家定做的四套新汉服到了。
据说这一次的汉服,款式更繁复,配饰更精巧,更重要的是,价格也更贵。尤其最贵的那一套花了将近三千块,普通人不吃不喝,四个月的工资都不够买这一套衣服……
这件事在学校里传的玄乎其玄,汉服社却捂得很严,非要在活动当天才让这套衣服正式亮相。
杨桃倒是听游乐乐提了一嘴:“听乐乐说,有好几个系花级的美女都盯上了那套超级贵的汉服,都想在圣诞活动上露脸。为了这个,汉服社最近又加入一批新人,不止女生,还有十来个男生,这回搬搬扛扛的也不缺人了。”
陶晓楠不禁笑了:“这汉服社也太有意思了,连美人计都用上了,怎么听着像累傻小子呢!”
杨桃不以为意:“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人家乐在其中,剥夺别人的乐趣是不道德的!”
想到这里,杨桃就想到高莉那套理论:什么大学是让你专心学习的、大四才是让你实践的、按部就班才能厚积薄发……
屁!你把一群荷尔蒙无处安放的小青年关在学校里、困在课堂上,他们就能像输入指令的程序一心向学了吗?总有那离开父母就撒欢儿的叛逆型选手。
严格来说,精力过盛不是年轻人自己决定的,而是这个年纪的生理特点——生长激素旺盛、催得人想去冒险尝鲜,是客观规律。一旦被压抑,结果可想而知,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呗!
高莉错就错在把“完美模型”奉若神明,想让学生遵照这个模型去成长,还不允许有个体差异,那和机器有差别吗?
说得更直白一点:工业革命之后,人被动向机器看齐。可机器就是机器,机器是人造出来为人类服务的。倘若人也像机器一样,丧失了创造力。那不叫人类进步,更像是人类在倒退,说不定有一天,真的会被机器人统治……
杨桃天马行空,只听陶晓楠在另一边嘟囔:
“……是啊,自己乐在其中就好。”
杨桃回头看去,只见陶晓楠在床下的学习桌上欣赏自己刚刚织好的银灰色围巾,细心整理细节,小心翼翼地叠好,装进精美的礼袋里。
没记错的话,这礼袋一个就要十八块钱,跟当初买毛线的钱差不多。
最终,杨桃还是没忍住:“楠姐,如果你这围巾要送杨宇晨,我要跟你说件事。如果不是,你就当我没说。”
“什么事?”陶晓楠回头。
杨桃组织了一下语言,才道:“我暑假打工的时候,遇见过杨宇晨和她爸妈。”
“啊?”陶晓楠有点意外,没压住好奇心:“然后呢?”
“他妈妈很温柔,但是有点偏激,也有点势利。你也知道,杨宇晨前女友家里挺有能耐,他以后的女朋友,一定会被他妈拿来跟前女友比较。”
杨桃点到为止,其余的,就让陶晓楠自己考虑吧!
尽管如此,陶晓楠还是红了脸,辩白着:“我才没喜欢他……”
杨桃讪讪:“嗯,我知道,我就是突然想到了,跟你八卦几句。”
过了几天,陶晓楠还是把围巾送了出去。
杨桃什么也没说,陶晓楠好似也暗暗松了一口气。
……
12月中旬的南大,一边是期末复习、结课的紧锣密鼓,一边是三大社团热火朝天的筹备活动。给原本应该紧张的期末添了几分喜气洋洋。
杨桃呢?也开始忙碌。
进步新居的跨年活动、售楼处包装、以及春节前后的活动、物料都要提前安排出来。毕竟,各行各业都要回家过年,为了避免找不到人,工作进度都要往前赶。
还好杨家小桃子天生就是学文的料,平时上课也没太松懈。不然这么多事情都赶在期末,她得急到揪头发。
承包晚报版面的事,告吹了。不是刘副主编不给引荐,而是那位翟总编,嫌弃他们朗齐“庙小”。
不过,这事儿还有转机。用泉荣的话说:老泉同志是个靠谱的行动派。据说正在帮他们联络《华商报》,相信很快就会有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