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姥姥想了想,回熙凤道:“我们庄稼人就是卖力气,没有那个机会读书识字。”
王熙凤点了点头,对着贾琏道:“老爷,我瞧这孩子是个聪明的,不如就接到我们府里,和荻儿一块读书。”
贾琏看着板儿,目光微沉,隐隐有些不大舒服。
“好,夫人说的是,只是不知道狗儿兄弟愿不愿意。”贾琏道。
狗儿与其妻这下有些晕乎乎的,也不知道该答不答应。
刘姥姥在一旁看出了王熙凤的意图,有些惊讶,硬着头皮道:“姑太太,板儿一点都没读过书,恐怕拖了大爷的后腿。”
王熙凤不在意道:“姥姥别担心,若真受了影响,也是荻儿他心思不安定,怪不得板儿。”
刘姥姥见熙凤执意如此,却也不好再阻拦,只是又细细叮嘱了板儿几句。
平儿在一旁看的有些发懵。
她家这太太,是打算把巧姑娘许给板儿么。
于是,在回了贾府后,平儿就把自己的疑问说了出来。
王熙凤闻言,小扇轻摇,目光灼灼,微唇轻启。
“平儿,他是我们巧姐儿的正缘。”
“老爷、太太不嫌弃么?且不说这板儿的家境,这板儿就是大字也不认识几个的。”
平儿知道巧姐儿对板儿也有些意思,因而还是要问清楚的好,不然岂不成了苦命鸳鸯。
熙凤笑道:“这有什么,只要巧姐儿过得好,过得高兴,就是最好的事情了。”
平儿松了口气,只把这些日子巧姐儿和板儿之间的事情,讲给了王熙凤听。
熙凤听了,却又想起了前不久,一位道长的话。
那日,她与贾琏处理完了王仁的事情,却听说青阳玄师过来了。
青阳玄师与正音禅师都是人皇认定的大魏国师。
这一僧一道,就好像是在平衡着什么。
“贫道是来恭喜大小姐逢凶化吉的。”青阳玄师摸着自己的胡子进来了。
贾琏与王熙凤听了青阳玄师的话,就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他们和这青阳子非亲非故,又没有什么利益关系,干嘛要来恭喜呢?
似乎是看出了贾琏和王熙凤的疑虑,青阳子才又摇头晃脑地说道:“虽说大小姐过了这次的劫难,但以后可未必没有了。”
“玄师这话什么意思?”贾琏有些紧张,他是知道青阳子的厉害的,这可不是什么坑蒙拐骗的神棍。
“只需找到大小姐的正缘便是。”青阳子一边说着,一边看向房梁。
贾琏莫名其妙地顺着青阳子的眼光看了过去,但却没有什么太大的发现。
“怎么才能找到正缘呢?”贾琏问道。
青阳子道:“国公爷此行,去接大小姐回来就晓得了。”
“玄师果然厉害,知道我接下来要做什么。”贾琏叹服道。
王熙凤也在一旁,难得的赞同了贾琏一句。
因此,贾琏与王熙凤在看到板儿的那一刻,突然就意识到了,青阳子为何要看着房梁了。
尽管,贾琏看着板儿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的,但倒也没有开口刁难什么。
“板儿给国公爷和太太磕头。”刘姥姥在叮嘱了板儿一些事情后,又拉着板儿给王熙凤和贾琏夫妻两个磕头。
王熙凤受了这磕头之礼,但嘴上却笑道:“姥姥何必这么客气,不过,这孩子以后保不准,能让您老人家享福呢!”
刘姥姥一家听了王熙凤这话,自然又是一番千恩万谢。
就这样,板儿跟着王熙凤等,一起回了荣国公府。
巧姐儿见板儿跟着她家的马车一起回来了,心里还挺高兴的,但是她知道板儿要跟着她弟弟一起读书,也就没有再像小时候那样,经常去找板儿玩了。
只是,巧姐儿还是经常吩咐厨房,给板儿送些吃食过去的。
日子一长,巧姐儿也慢慢明白了自己的心思,而板儿呢,也在心中记下了巧姐儿的心意。
或许是起步晚,板儿并没有急于求成的去参加科试。
“姥姥。”
几年后,一日,王熙凤派人去请了身子骨仍旧硬朗的刘姥姥过来。
“太太,今日如何请了我过来?”刘姥姥问道。
“姥姥啊,”王熙凤道:“你觉得我们家巧姐儿怎么样,和你女婿家的板儿可是良配?”
“咳咳咳。”刘姥姥被自己的口水呛到了,她活了这么大岁数了,可别在这被呛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