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军史小说 >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 第918章 努力不如躺赢

第918章 努力不如躺赢(1 / 2)

 推荐阅读: 物尽天明 快穿之这碗狗血我干了 人在东京:恋爱物语 退婚七个未婚妻 重生八零:穿书女配的打脸日常 心王神话 鬼医毒妃又飒又凶 山村里的世界怪物 仁剑当道 穿越八零多张床
最新网址:hbcjlp.com

以前,宋二牛总是听很多人说,海外到处都是发财的机会,美洲也好,印度也罢,乃至非洲那种破地方都充满着发财的机会。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对于绝大部分普通人而言在海外地区,只要你不怕辛苦和危险,也能和那些土著打交道,甭管是你坑蒙拐骗,那么都能轻易找到诸多发财的机会。

宋二牛自己也是这么认为的,因为他自己在美洲的崛起就是典型例子……

然而这一次回到本土之后,宋二牛却是发现,本土的发财机会也不少,甚至在很多方面比海外地区还要多,并且前景也更加广阔。

在海外地区混,说实话赚小钱容易,但是想要赚大钱就难了,因为海外地区的楚国人口本身就不多,哪怕把美洲,南洋,印度,非洲等地的诸多楚国人口加起来,撑死了也就两三千万,其中基本都还集中在南洋各地以及美洲地区。

而印度,非洲这些地方,其实楚国人还是不多。

楚国人不多,消费市场自然也就不大。

那些土著们倒是多,比如印度那边至少上亿土著,但是土著的消费能力太差啊。

大环境如此下,想要在海外真正的赚大钱其实不容易……而一些容易赚大钱的行当和普通人也没啥关系,比如在海外公认最赚钱的行业是军火……而军火行业看似是有一大票军火商,但实际上大楚帝国的国防工业,包括在海外的销售环节里都是官方资本直接掌控。

国内的国防生产企业只有五大武器公司,私人资本可以涉足其中提供一些生产设备,原材料,零部件,但是绝对无法涉足武器成品行业,连投资参股都不行。

不知不觉中不动产就越来越多了……

只是李氏家族内的财富比较分化,主要是分散在李家第二代五名成员手中以及少量在孙辈手中,单个家族成员的财富其实没那么多。

而布匹这玩意,还是属于比较特殊,比较很容易出口的工业化产品。

海外地区的武器销售则是由五大武器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了多家武器贸易公司,每一家合股的武器贸易公司负责一个区域,然后武器贸易公司再设立各分公司,面向辖区内的多个地区专门负责辖区内的官方性质的武器交易,主要是针对那些土著国家,军阀,部落之类的,海外领地里的民间武器市场大多也是采取直辖零售店的模式。

那么你找王夫人是再好不过了,因为那一片很多办公楼都是她的,尤其是大名鼎鼎的临江北路!

临江北路面向黄浦江的商业办公楼一共才六十多栋……其中二十多栋都是王夫人的私人产业!

有时候,王立清会在夜里仰天四十五度,就是为了不让眼泪流下来:尼玛,自己累死累活二十几年试图养家糊口,到头来还不如自家夫人躺赢。

在松江上流社会里不算顶层,只是靠着一家苏州河饭店跻身松江当地顶级名流里的王立清夫妇。

两三年前也不可能王立清回家一叫惨,再一哄,然后王夫人就直接甩出来几十万现金给他,支持他进行二次创业……

王氏夫妇的资产如果抛开庞大的各种银行贷款,只算净资产的话也有大几百万楚元呢……

楚国人主要是做生意,都免不了交税,在海外的那些军火商也不例外,不过即便是要交税,然而军火的利润也非常高。

李氏家族拥有的李氏制铁股份虽然经过多次引入战略投资、出售、换股等方式持续减持,但是该家族目前依旧持有李氏制铁大约百分之十八的股份……再加上该家族在其他领域的投资和经营,其家族财富保守估计都有七千万楚元……堪称富可敌国!

这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据!

大楚帝国的税务法律很有意思,既采用属地原则,又采用属人原则…即后世国家里普遍采用的‘属地属人原则’…

很多外地的大企业要跑到松江里开设分公司,有些人都会跑到王夫人这里来,为啥?

因为大企业在松江的分公司自然是不能寒酸的,好歹得去北城区临江北路那一片组个办公楼……

以后随着技术发展,征税手段提升了后,可不就能按照税法直接收了吗?

这也是宋二牛为什么要回本土布局的缘故,海外人口太少,消费能力也有限,总体市场太小,远不如本土市场那么广阔。

当然,如果企业或个人在海外土著国家里已经根据当地法律纳过税的话,只要拿出来详实,并且是帝国官方税务机关认可的一些当地土著官方文件证明,那么也能够抵扣税额,避免重复征收的情况。

光靠本土中原十八省的那点地方?

但是现在在美洲,小企业想要进入成衣市场里赚大钱其实很难,小打小闹乃至所谓的发家致富自然是可以的,机会还不少,但是想要搞出来一家市值上百万楚元的成衣企业是不可能的。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普通人不承担税收……毕竟羊毛出在羊身上,那些企业们缴纳的税收,又会变成成本附加到产品的价格上,最终产品卖给消费者后,这部分税收成本实际上就是被消费者给承担了。

宋二牛也是运气好,这才抓住了帆布成衣这条路子,然后迅速打开市场做大做强,在其他大资本反应过来之前,就已经占据了北美地区的大量成衣市场并形成了品牌。

人口就这么点,成衣的消费市场是有限的,有了宋氏服饰公司以及其他几家大型成衣企业后,已经没有多少蛋糕给其他行业新入者了。

在广阔的本土地区里,依托众多的高消费人口,从全球范围汇集而来的丰富物资,让本土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机会。

当第一批不动产升值后,她用地产抵押贷款,用贷款再去购买新地皮建楼出租,然后再抵押贷款,持续滚雪球……

不过这些只局限个人,小额……如果是大企业……应缴纳税额巨大的话,税务机关可积极了……能大老远跑到海外,甚至非洲那些破地方给你查税……

当然,你通过一些非常规渠道拿到武器,然后直接跑到土著控制区里卖武器自然是没人查了武器销售执照……但是却是很容易被海外军方以及税务局给盯上。

王夫人,那是真心有钱……

但是土著消费能力就太差了,想要赚他们的钱不容易……

而且王夫人旗下资产大部分还是松江城里的优质不动产,其中以商业地产为主。

当然并不是说海外殖民地以及那些控制的土著国家不重要,实际上也挺重要的,尤其是在提供工业原料以及农产品上。

因此具体过程里,其实还是存在不少漏洞……基本没几个人会主动申报自己在海外的收入。

历史上英国的迅速崛起称霸地球,是靠着庞大的海外殖民地,这些殖民地提供了原材料以及消费市场。

大楚帝国里的上流社会男人在外面办企业养家,女人在内钱管家什么的,基本都这样!

而武器销售行业也是被这五大武器公司直接包圆,在本土地区的武器销售行业限制非常严格,面向军警的业务都是直接面向五大武器公司,而针对民间的极少数零售业务,也是由五大武器公司自行开设的零售公司负责。

但是,不申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代表!

大楚帝国的税务法律可是非常完善的,一大群税务法律的官员们,每天都在琢磨着如何完善税收,堵住各种漏洞……收不收的上来先不说,但是至少要在法律层面上把漏洞给堵死。

军方是怕你把武器乱卖,影响帝国在某片地区的战略布局。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大楚帝国本土区域拥有五亿高消费能力的人口,其人口总数超过全球其他土著总人口,而消费能力更是远超这些土著人口。

那些海外殖民地以及各土著国家的存在意义,大概率是提供各种工业原材料以及农产品,并不能帮大楚帝国消耗多少的工业产品。

如此情况下境外所得的税收基本靠纳税人自觉申报,你不主动申报的话,税务机关也懒得查你……也很难查。

话说当年,王夫人刚把北城区黄浦江边的大片滩涂荒地买下来,想着以后再不济也能够做个码头,仓库,或者租给那些造船厂之类的赚点地皮租金……结果没过几年,官府那边就规划了北城区发展计划,宣布了一系列优惠政策。

——————

只不过这种主要面向企业的间接税收模式,普通人绝大部分都不知道而已。

同时还是大楚帝国里最大的集散中心,布匹集散中心等数十种大宗物资的主要集散中心,因为这里大宗物资汇集,为了满足商人们的需求,大楚帝国金融管理机构,在把股票交易中心从金陵城搬迁到松江城后,又在松江城设立了第一家大宗货物的期货交易市场。

但是大楚帝国不一样……虽然大楚帝国也有诸多海外领地以及殖民地,也控制了印度和非洲,这些地方也有很多土著!

按照道理来说,大楚帝国也是应该靠着这些地方的原料和市场进行称霸的。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