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从小在京市长大,还是第一次来乡下住,上次来在阳市,跟着宋锦绣也就住了一天。
这次不一样,准备长住两个月,体验一下乡村生活。
大葫芦说是村,但是却有点像缩小版的小镇子了。
供销社:里面常用品应有尽有。
家具铺:老薛叔,来一套家具。
裁缝店:大婶,借用一下缝纫机,这是鸡蛋。
农副产品交易中心:婶子,我给你摘了两黄瓜,我家西红柿吃光了,一会去你地里头摘几个啊!
小物品加工厂:婶子,我最近没空纳鞋底,你能不能帮我纳两双,就照着这个尺码,这是我刚买的红糖,你千万要收下。
建筑队:叔,我今年想换一下房顶,你帮我叫上几个大叔来帮我一下行吗?大口吃肉。
…………
只要你有需求,村里就有市场,比镇上热闹多了。
“后天是村里的特色赶集日,到时候你们可以到处逛逛。”宋锦绣跟赵婷婷她们说。
因为村里人日常换东西都是上村民家里,有些不熟悉或者脸皮薄的人会不好意思。
有些刚来的人也不知道谁家都有什么。
于是每个月初五,十五,二十五都是村里的特殊赶集日。
家里有什么东西,就往门口支一个摊位,别人有需求就会上前购买或者交换。
没有固定的价格,双方都同意交换就行。
这样新来的人也就大概知道了谁家都有写什么东西。
一些脸皮薄的也可以在这几天尽情兑换物资。
“你们村里竟然有集市?”赵婷婷惊讶地问。“是在哪里啊?”
“后天你出门逛逛就知道了!”宋锦绣卖了个关子。
“啊啊啊!”赵婷婷上前准备掐宋锦绣:“你为什么要现在告诉我,你后天再告诉我不就行了吗?
把我的好奇心吊了起来,又不告诉我答案,你这不是要了我的命吗?”
宋锦绣赶紧往前跑,躲过了赵婷婷的魔爪:“我就是故意的,略略略!!!”
看着两个三十多岁的人跟小姑娘一样在前面蹦蹦跳跳,竟然毫无违和感。
众人只想扶额。
上官娇的母亲皱起了眉头,这也太不端庄了。
不过她也知道,现在时代变了,跟她从小受到的教育截然不同。
一路上,都有人跟宋锦绣打招呼,一行人打打闹闹,很快就到了家。
“哇偶,你这房子建的真不错。”赵婷婷夸奖道。“比以前大多了。”
“那必须的啊,现在人多,以前那房子早就住不下了。”宋锦绣给了她一个白眼。
院子里摆了两张桌子,饭菜都摆上了,天热,饭菜不容易冷。
已经好多年不曾这么热闹了,大家都兴奋不已。
特别是赵婷婷两个儿子,他们还从来没有体验过这种生活。
也不嫌弃四个萝卜头小,热情的带着他们玩耍。
好吧,其实是小萝卜头带着他们两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