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然是心思通透的霍光,听了这话也一时愣在了当场。
储君之位关乎国之根本,皇帝怎会如此儿戏?
要知道刘据九岁时就被定为储君,为人谦虚好学,已经是皇朝接班人的上上之选。
这些年陛下为了大汉江山,仍然丝毫没有放松对太子的培养。
不仅延请天下名师,更拘在身边手把手的亲自教授帝王之道。
如此这般,皇帝仍嫌不足,这次还亲出考题,为太子将来登基清扫最后的掣肘。
生怕太子将来遇到祖辈、父辈前两任帝王亲政之初的艰辛。
但就在太子顺利完成了考验之后,皇帝仍不满意。
甚至还推举了后备人选!
昌邑王?
这着实有点儿乎意料!
百姓重长子,帝王疼幺儿,难不成皇帝这是要步窦太后的后尘?
当年一个梁王给先帝折腾出了多少事来,陛下难道忘了?
这事儿可不能犯糊涂啊!
跟霍光想法一样的还有金日磾。
但他扫了一眼在场的霍光、桑弘羊、上官桀等几人,全都没有出场,他又忙将‘使不得’这句即将脱口而出的话给咽了回去。
储君的易立,不仅是大汉的国事,同样也是皇帝陛下的家事。
在场的人精们这才没一个冒头的。
他一个外族人这种情况下就更没有说话的立场了。
多年小心谨慎养成的直觉第一时间就占据了上风。
同时他的脑子里也在飞快的推演皇帝说这话的真实意图。
昌邑王在陛下心中的份量其实大家都清楚,但从来没有一个人曾经将这个名字与储位联系在一起过。
毕竟这十多年来,昌邑王在大家的心目中,充其量就是一个优秀的病秧子而已。
尽管长相不俗,尽管颇得陛下欢心,也曾传出敏而好学的美名,但只一个‘病弱’,就注定了他与九五至尊之位失之交臂了。
更何况他刚刚还见到了本人。
比起传言,倒是多了几分桀骜,是温文儒雅的太子殿下不具备的。
难道陛下正是看中了这点,从昌邑王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从而真的产生了废立太子的决心?
“这话你们就当没听到,朕再想想。”
正当底下一班近臣,都开始发散到夺嫡之争如何站队的问题了,坐在上面的刘彻又悠悠开口,将话题自主打住。
呼——
帝王心似海,深不可测。
幸好刚才什么话都没说。
下方的臣子们忙眼观鼻,鼻观心,庆幸不已。
……
“来了来了,父皇尝尝儿臣的手艺!”
领着一众内侍手捧餐盘,刘髆大大咧咧的就往刘彻的寝宫里闯。
没料到一进门,就看到一屋子的人。
他这来得不是时候?
会不会皇帝正与臣子商量不得了的国家大事,判他一个窥探国家机密啊?
现在退回去还来得及吧。
“真是你亲手做的?”
还来不及开口,刚刚明明还板着脸的刘彻,就一眼看稀奇的目光望了过来。
行叭!
不能怪我不避嫌。
“那还有假!”
“天大地大,吃饭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