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黑纱蒙面男子在不远处翻身下马。
快速走到一个压着破沿帽的“鞑子”身边,附耳低语了几句。
然后就见那人抬起头,缓缓摘下了头上的毡帽。
还不忘对着钟楼的方向轻轻扬了扬手,笑容闲适。
在看清楚此人的相貌后,谢瑾和冯县令两人,双双瞪大了眼睛!
“还真是她!”
原先他们还在猜测,以那位公主殿下的身份,总不至于亲自涉险。
可万没想到,她居然如此胆大包天,竟从始至终都隐匿在鞑靼人的队伍里!
不仅如此,眼下还故意露出真容让他们看个清楚。
这分明是在向他们宣示底气,表明她已经有足够的信心和把握,能将他们一击震杀,因此不必担心死人会泄露消息。
就在他们愣神的功夫。
下方有人拈弓搭箭,箭头已经暗暗对准了钟楼上身穿官服的冯县令。
“大人小心!”
千钧一发之际,谢瑾用余光瞟见,急忙喊出了声。
“咻!”
几乎是在同时,一道锋利的金属破空声响起。
他来不及多想,顺势朝冯县令的方向一推,自己也借力往后一倒,这才堪堪将那支冷箭躲了过去。
外面那些人似乎是得到了信号,已经开始行动了。
还好县衙的外墙足有三四米高,这些鞑靼人又普遍身宽体胖,攀爬不便,只好放弃了翻墙而入的念头。
于是近五十名草原鞑子轮流上阵,开始对着县衙的大门刀劈斧剁起来。
谢瑾猫着腰,搀扶着冯县令急忙下了钟楼。
在听到大门响动后,十几名差人就已经全副武装做好了准备。
分出去七八个人死死的顶在门后。
剩下的几个差人各自抽出随身腰刀,自动围成一个大圈。
把手无缚鸡之力的冯县令和手无寸铁谢瑾牢牢护在了中间。
县衙大门外。
露出真容的顺德公主嘴角微微勾起,一脸表情得意至极。
她一边心有戚戚然的欣赏那些草原鞑子攻门,一边侧过脸漫不经心的问道。
“总共来了多少人,具体还有多久能到?”
以黑纱蒙面的锦衣卫男子,闻言恭敬抱拳,语气简洁明了。
“回殿下,三十人,一炷香后就到。”
听到这个结果后,她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三十名锦衣卫同时出动,恐怕也只有父皇每次外巡返京时,才会一次性派出这么多人暗中护驾。
根据她所掌握的消息,此时的县衙里面,顶多就只有十几个中看不中用的衙役。
在鞑靼人不遗余力的撞击和持续破坏下,眼看那扇红黑色的县衙大门就要被破开了。
她似乎已经看到谢瑾向她求饶的样子,但也很有可能,他连个全尸都留不下。
近五十名虎背熊腰的鞑靼人,杀红了眼后可管不了那么多。
也不知道死到临头,谢瑾会不会幡然醒悟?
他会不会后悔当初不该不知天高地厚顶撞她,不该掐着她的脖子肆无忌惮的威胁?
这些账她可都记着呢,向来养尊处优但又事事争先的她,怎么可能会轻而易举的咽下这口气?
从来只有她欺负别人的份儿,还没人敢跟她当面叫过板!
就算是他谢瑾,曾被三位文华殿大学士联名保奏,让兵部的于大人不惜官声、一天之内连上两道折子极力推崇的读书人,甚至连父皇私下里都称誉为“本朝解缙”的存在——但那又如何?
她可是当今皇帝的长公主!
只要她想,就像眼下这副光景,还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将其置于死地?
他们都说你谢瑾聪明,可你是不是读书读傻了?怎么聪明来聪明去,却连民不与官斗这种最基本的道理都不懂?
苦心谋划了多日,看到此事终于要完美落幕了,她的心里也跟着轻松不少。
捉拿了流犯,又围剿了潜入大明界内的草原鞑子。
光是这两个功劳,就足够她拿到父皇面前邀功了。
事后再把与外族勾结、投敌叛国的罪名,通通加在谢瑾和清水县县令的身上。
一石二鸟,既出色完成了此次出京的任务,还顺便给自己出了口恶气!
至于那些被牵连致死的衙役嘛……
只能说他们命不好了。
“殿下,无论如何这里面也是我大明朝的官员和百姓,就这样看着他们被草原人屠杀……是不是有些不妥?”
看到那些草原鞑子下一秒就要冲进去杀人,那名前来报信的锦衣卫男子突然有些不忍,犹犹豫豫的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