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二十五。
陆远那门巨大的列车炮,在平安城经过数次排查,确定没有任何故障问题后.。
便开始朝着东北战区转运,同行的还有配套的一个加强炮团.。
嗯,操作这样一门巨炮,需要的人手实在有些多。
足足有两千多人了.。
说是加强炮团一点也过分,甚至还有一点保守了.。
而李云龙也在这之前就出发了,他需要返回了库页岛的独立纵队.。
原本李云龙从陆远那里得知赵刚近期会回来,他是还想等等赵刚的.。
毕竟在这几天中,李云龙和陆远也没少交谈.。
按照陆远的意思,这一仗,很可能就是最近十几年,乃至几十年中的最后一仗了。
李云龙自然是希望能和老战友一起来打这一仗的.。
这其中,要说李云龙完全没有搞什么小山头之类的意思,那是没人信的,就连他自己估计都不信.。
甚至还夹杂了一点李云龙的其他想法,比如和赵刚脾气和的来,使唤起来顺手等等.。
但除了这些以外,于公方面,李云龙也是有考虑的。
这么多年下来,独立纵队从新一团那会开始,赵刚就是政委了。
独立纵队可以说,是他和赵刚一起一点点攒起来的家底。
赵刚也一直在负责着战时的各种事项。
有赵刚在的时候,不管是后勤,还是战士的心理辅导,都是赵刚在管。
同时还能做一些情报工作的分析。
和赵刚搭档的时候,他李云龙只要在前面负责打仗就行了。
后面的事情,赵刚会管理的很好,不需要他这个军事主官去操心。
就和他们的约定一样,军事上的事,李云龙说了算,生活的事,赵刚说了算,两人配合的很好。
只不过李云龙这个生活上的事,就分的有点多,除了在训练场上的训练,战场的硬拼,以及喝酒的事情以外,其他的,不管大小事,都是生活上的事。
而邢志国却是有些不同的,虽然也是老同志了,也确实是有经验的。
在独立纵队也待了这么久了,对战士们也有足够的了解。
可在李云龙心中,还是赵刚更让他安心。
毕竟邢志国过来后,独立纵队已经没有再打过什么仗了,更多的都是演习作战。
平时的演习和战时,那就是两回事。
如今眼瞅着就要打仗了,而且还是大仗,李云龙现在于公于私他都想要赵刚回来。
但军令如山,战争是不会等人的。
加上这次李云龙的独立纵队,依旧是在主攻位上。
他需要在列车炮赶到战场前,先一步完成独立纵队防区的交接。
然后将部队调动到前线,再完成一些军事部署。
所以给到李云龙的时间,并不是很充裕,甚至说的上很紧迫。
另外,这次他离开独立纵队也有近一年的时间了。
即便独立纵队是他一手带出来的,可作为军事主官,也还是需要一个短暂的磨合期。
加上赵刚的事情又属于绝密,具体的时间,陆远肯定是不会说的,所以李云龙最后也没有继续在平安城等下去了。
.........
在李云龙这边返回库页岛,准备着独立纵队防区交接,与部队的调动之时。
就在这同一天,校长也从山城来到了阿萨姆邦。
特种武器是九号晚上投放的,如今已经是二十五号了,时间上已经过去了半个月,特种武器的遗留,此时也反应的差不多了.。
校长进攻的时机已经到了.。
正因如此,校长才从山城特意赶到了这前线战场之上.。
对于校长的到来,或许对底层的军官来说确实是一个鼓舞士气的事情.。
但校长的到来,也让果军的高级军官心中不由咯噔了一下.。
他们对校长的战绩,那除去一个北伐,其他可真是一言难尽呐.。
而且北伐那一场仗,能说是校长完全胜利吗?
后面他们内部有多少派系,他们自己心里清清楚楚.。
要不是后面源于外部给的压力,先是鬼子入侵神州大地,后是八路军的强势崛起。
正是有了这些压力,才让他们暂时的团结一致,不然的话,估计此时他们内部都还是一团糟,面和而心不和。
而现在的印度,又是鬼子的重兵囤积之地,接下来必然将会是一场血战.。
校长这个时候过来这里,大家是即担心他瞎指挥,又担心他的安危.。
这两年以来,他们对校长的态度,已经有了新的转变.。
校长在这两年做出的一系列事情,虽然确实毁了不少人的利益.。
但却也夹杂了很多人的利益,这也是校长能够强势变革的主要原因.。
而这场仗,其中夹杂的利益可就更多了.。
如果赢了,能得到的好处,绝对要比在神州一区一地称王称霸大太多太多了.。
甚至除去实际上看得见,摸得着的利益以外,名声上的利益也很大.。
封狼居胥,冠军侯,饮马瀚海,开疆扩土,这是刻在骨子里的东西.。
虽然印度这边,与以上说的地面,多多少少没什么联系,方向上面也差的不是一点半点,但这东西,也不一定要方向正确嘛.。
所以,每一个人,都在想着怎么打赢这一仗.。
可这场对战开始后,大家心中对校长的态度,似乎又回到了几年前.。
或者说,他们觉得,校长仅仅只是在某些事情上有所改变.。
而在军事上,他依旧是那个爱瞎指挥的校长.。
这事情吧,也不能怪果军的将领这样去想他.。
毕竟他们不知道陆远干的事情,鬼子那边也没有公开这事情.。
所以现在的局面,从他们的角度来看问题,确实是怎么看都像是校长在瞎指挥.。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讲的就是一个出其不意,攻其不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