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小学时,齐颂明的作业就已经非常的繁重,这个时候人人都想通过读书改变命运,这是最有效的途径,俗称读书改变命运。
韦帕芗忍耐了,但是能感觉到,他其实不太认同从小这种高压.单调贫乏的学习环境。
到了初中,他爆发了。
此时的学业已经非常的繁重,甚至高过了大学,那天晚上夜已经深了,齐颂明依然坐在台灯下面,写着今天布置的家庭作业。
韦帕芗看着一挪挪的作业摆在一边,脸上的阴沉仿佛融入到了黑夜之中。
齐颂明反而没有多少反感,因为他此时已经知道学业的重要性,当然,这也是源于韦帕芗,。
每次邻里找父亲聊天的时候,他那种游刃有余的话术,还有广阔的眼界,让邻里拍手称赞,这也让齐颂明印象深刻,于是齐颂明下定了决心,他也要和自己父亲一样懂!
一次两次,第三次的时候,韦帕芗来到了学校。
他质问,学校的作业为什么这么繁重,到了暑假也依然有着几本百页的作业本。
本来还能忍耐的他,因为老师的态度,让他的愤怒彻底被点燃。
教导主任说:“你一个老外哪懂这么多东西,现在的竞争很激烈,不这么做,孩子能有出息?能考上大学?你们国家轻而易举就能读大学吧,站着说话不腰疼。”
此时韦帕芗脸上已经发冷,冷到周围的空气都好似要结冰。
但是他没有做出任何的下一步动作。
后来他是这么和齐颂明说的:“有的人理念不同争吵都是多余,老师是这个世界上代表奉献的职业之一,他们把知识传授,正常情况下,一个老师不欠别人什么。”
这也是家条里面的,按照平衡之说,老师反而是应该被补足的那一部分人群,当然这里说的是老师。
可能当老师成为一个职业的名词时,就已经失去了圣神性
后来的时间里面,学校流传着齐颂明的坏话,所有人都开始在背后议论齐颂明,说的话也越来越难听。
不用想也知道,这些东西是那个教导主任传出去的。
陆陆续续的大家都开始排挤齐颂明,而齐颂明,完全没被影响,韦帕芗这次对这个学校彻底失望,他已经做好带着齐颂明离开的准备了。
班里有个小矮子(姜伟),和齐颂明玩的很好,就算是这样的环境下,他也依然每天和齐颂明一起下课回家。
齐颂明问他:“大家都不和我玩了,你为什么还和我玩。”
他的回答:“你做了什么不好的事情吗?什么都没做,我为什么不能和你玩?”
又过了一段时间,姜伟告诉齐颂明,家里不让他和齐颂明玩。
因为教导主任给他们的家长打电话,让他们注意,不要让孩子和齐颂明这个坏学生玩。
姜伟气的当着齐颂明的面骂了那个教导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