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今日已经是初三。听说初八,县城讲武堂就要开门招收孩子。以前没有讲武堂,是朝廷开恩,特意在县城这里增加开设一处讲武堂,一处医官学堂。
你家小三儿,今年九岁,趁早送去讲武堂,哪怕练练身板,练练武艺也好。以后要真是从军,每年军饷十几两银子还多。你看邻村钱秃头,以前家里就吃个玉米粗粮混日子。
都是那一大家子五个儿子四个女儿,饿得嗷嗷叫。可是他家老大,在什么圣武军三年,就送回来五六十两银子军饷啊。你看看现在钱秃头,现在天天笑开花。
家里吃的白白胖胖,五个儿子都有了媒婆上门,还新盖一处院子。啧啧。”酒桌之上,齐家铺村民齐三旺,正在和自家大哥闲聊。
“老三,我也是正有此意。你家大嫂,最多三月,就要生产,这儿女还不知道。我家小三儿,初八,我就送去县城。咱穷苦人家,考不了状元。
先去讲武堂,最多三年,养好身板,就能参军。据说以后帝国大军招募新兵,都要讲武堂三年才可。”兄弟两个喝点黄酒,这会儿正聊得来。
对于兄弟两个而言,今年丰收,多卖一些粮食,也算多点收入。最好,还是帝国官府,不纳粮,也没有赋税,听说免去三年,又免去三年,还免去徭役。
不然,这家里,估计早就卖儿卖女,哪里还敢生孩子?家里小二和小三儿,还是都去帝国讲武堂,管饱饭,有衣服有肉吃,还学武艺,最合适不过。
什么参军送命,穷人家命,哪里都是卖,能多卖几个军饷,那才是正道。当今官府,厂公他老人家,就算额外开恩。
老兄,你没听说最新大事儿?朝廷开恩,厂公开恩啊。以前讲武堂,都只能三年,如今从九岁起,直到十八岁那年,都可以在讲武堂。
你家三个愣头青,都可找到好去处。恭喜,这每年,光粮食衣裳,都省下不少银子。
这位大哥,莫非你说此事,是真?那可真是太好。我家老四,刚好呆上三年,九岁到现在,才十二岁,正好可以呆到十八。如此甚好,也不用在家里调皮捣蛋,真是太好。
这是朝廷,是厂公帮我等养育子女。正月初八,县城讲武堂大门口,一些百姓带着儿女,都已经开始议论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