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已暗,府学巷各家各户门口都挂上了灯笼,只见昏黄的灯光下站着一位荆钗布裙的妇人。
妇人三十上下,身上的布裙洗得已经发白,穿在身上却笔挺干净。一头长发用一支木钗子绾起,脸色蓝黄,五官清秀,眼角处一片乌青,即使这样也能看出来她年轻时一定是位漂亮的女娘。
吴娘子手足无措,想用宽大的衣袖挡一挡脸,随即还是垂下了手,眼睛往宅院里看了一眼,这才冲着长青微微一礼:“长青,是不是孙公子回来了?”
一阵冷风吹来,长青不禁抖了抖:“吴娘子,你可是有何不适?”
吴娘子就是之前和孙正瑞定亲的女娘,她等了孙正瑞五年,后来陛下定天下之后,孙家收到了孙正瑞的遗书,这才亲自去退了婚,婚退了,聘礼也留给吴娘子当嫁妆,两家亲事虽然没有成,也没有结仇。
孙大夫感念吴娘子等了孙正瑞五年,所以留下了聘礼。吴娘子也有情有义,等了孙正瑞五年。只是这吴娘子运道不好,后来成亲的夫君听说是一个读书人。天下初定,百废待兴,朝廷急需人才,所以每年都开恩科,可是吴娘子的夫君连续三年未中,人也魔怔了,迷上了赌博,整日沉溺在赌坊,不仅把家业赔了进去,连吴娘子丰厚的嫁妆也不放过。
这件事情在京都算不上秘密,长青一看到她脸上的伤就明白了,她夫君本来是个读书人,动口不动手,不曾想变成赌鬼之后整个人大变样,吴娘子不给他银子,他就把人往死里打,吴家本来也是有头有脸的商户,奈何家里的儿子痴傻,女儿也所嫁非人,两老因此病倒了,那些生意也跟着黄了。
长青以为吴娘子遭此不幸而染上了臆症,孙正瑞的遗书三年前就送回来了,送信的是他的同袍,说他战死了。孙大夫只有一个儿子,吴娘子所说的孙公子只有可能是孙正瑞,已经死了的人怎么可能回来?
吴娘子满脸倦色,只是那双眼睛清明有光,不像是有臆症的样子。
“我没有不适。前些日子我去东市处理家里的一间铺子,无意中看到了一个从南方来的商队,那个商队的人很多,其中一个人身穿深色的斗篷,本来是瞧不着脸的,只是那日风有些大,那人又坐在马上,斗篷被风吹落,我看到了,那人就是孙公子。”吴娘子回忆这这些,着急得双眼含泪:“我想上前喊他,可是那群人一下子就引入了东市,我遍寻不着,所以就日日来府学巷,看他会不会归家。”
漱玉站在门口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听全了,此时一阵大风袭来,卷起地上的尘土,迷了三人的眼睛。
长青后背发凉,但见吴娘子讲得有鼻子有眼有眼,一时又拿不定主意,便往身后瞧了一眼漱玉。
“所以你见这宅子今天有动静,就以为他回来了?”漱玉走了出来。
吴娘子便盯着漱玉瞧。
长青怕她误会,立刻介绍:“这是师父新收的徒弟,我的小师妹,秦艽。”
吴娘子恍然大悟,刚才紧绷的四肢才缓缓放松:“难道不是孙公子回来了?”
“不是,是师父把这座宅子送给师妹了,师妹今天过来看看宅子里还缺什么。”
吴娘子的脸上立刻染上一层哀戚之色,刚刚在看到这位女娘时,她竟然隐隐有些愤怒,她在愤怒什么,她已经成亲了,又以什么样的身份去愤怒。现在连这所宅子也易主了,以后就算她要睹物思人也是不行了,她冲长青和漱玉微微一礼:“那肯定是我看错了,叨扰了!”
吴娘子转身离去,夜风卷起她的裙摆,她走在灯光昏暗的黑夜里,背影单薄脆弱。
看了一会,漱玉关门上锁,和长青沉默地离去。
路上漱玉说:“这件事要不要告诉师父?”
“还是算了,肯定是吴娘子看错了,何苦又惹得师父难受。”
“嗯。”
两人行到路口,分道扬镳。
漱玉回到桂花巷时,刚到门口,就见薛统穿一身公袍,脚踩青靴,腰间挎着大刀,着急忙慌地往外走去,看到漱玉时只匆匆拱了拱手,算是打了招呼。
进了院子,就见翠娘在厨房忙活,嘴里抱怨道:“说了这两日休沐的,这才一日都不到,又去忙了。”
漱玉在巷子口买了卤菜回来,听到她的唠叨便问:“出了什么事?”
看到漱玉回来了,翠玉赶紧迎了上去:“你回来了,吃了没?饭菜我都做好了,一起吃?”
“行啊,我买了卤菜,加个菜。”
“行!”
漱玉把谢氏和王朗的饭菜送到屋里去,自己就和翠娘坐在炉子边吃饭。
“薛统着急忙慌干什么去了?”
“说是东市有几家铺子的账册丢了。”翠娘端着海碗吃得只皱眉:“你说,为啥不偷东西,只偷账本啊。”
“谁知道呢。”
“汤药和药丸都吃了吗?”
“吃了,一顿都没落下。”
漱玉点了点头:“明天一早我起来先把你的药煎好,然后去医馆,我爹娘这边就劳里多照应照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