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耀明进了翰林院,但又得到了赵晏的首肯,可以去太医院看看。
虽说是看看,但大多是在交流工作。
李耀明后来还提出,希望赵晏允许他统计大昭全部大夫,以便以后大昭出现疫情,调度大夫。
李耀安听后,提出还需要细细做个计划。
不能让大夫以后直接被征召,应该培养和鼓励民间大夫尝试新的治病方法。
李耀安提出,若是征召大夫,需要询问大夫们的意愿。
若是他们愿意,他们将获得进入太医院学习的资格和赏金。
并且给他们记功,若是功劳足够,则可选择留在太医院任职。
下朝后,李耀明问李耀安:“为什么不提开办直接学习医术的私塾呢?”
这开办私塾,曾是他们在云清书院的宿舍里谈论过的。
当时,李耀安可很是赞成。
李耀安回:“大昭目前的国情还不允许,皇上和我们的根基还不允许。”
“民间,想要学手艺,大多是要给人束修或者免费干活。”
“若创办学医的私塾,依照大哥的性子,应该不会收钱。”
“但大昭百姓众多,各项需要传承进步的工艺也有很多。”
“到时候,我们会打翻多少人的饭碗?”
李耀明仔细一琢磨,也认为李耀安说得对。
有些事,是需要慢慢来的。
当初李耀安也单纯的认为,开办私塾让百姓们拥有一技之长。
可后来外出游历,就知道这事儿急不来。
就在这时,李耀光推门进来了。
他累得像个死狗一样,他被赵晏塞进了工部。
身为工部的最底层,每天就像个跑腿的。
确认木料、确认铜料之类的工作,都是他的。
一天下来,一口水都要挤出时间才喝得上。
“你们翰林院真清闲,我可太累了。”李耀光瘫坐在椅子上,李耀安给他倒了杯茶水。
谁知他提起茶壶就喝,直到一壶茶水都进了他的肚子,他才像活了过来一样。
翰林院还真就是个清贵的地方,想要入阁拜相,你不是翰林院出身的就很困难。
除非你有什么大功劳,还有皇帝的信任,否则你根本就争不过翰林院出身的。
李耀明安慰了李耀光几句,几人说说笑笑,按部就班吃饭睡觉上值。
两年时间匆匆而过,大昭在赵晏的治理下更加繁荣昌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