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边的大宋也有很多人要阻止王韶和志愿军,但却不便表明身份,只愿为此出钱,出力,给他提供帮助。他也并非为这些人谋划,只是借用而已。
说到底,为人谋,何如为己谋?
一路缓缓西行,沿途不断有人汇入,都是慕容景招揽来的。
其中大多为江湖武人,看起来悍勇而少智。但贾共知道,这都是表面的样子罢了,说不得,这些人的后面就是某位大人物。
文士也有,却比武人要麻烦得多。文人相轻嘛!听闻贾共败于王韶之手,不免面露鄙薄,甚至出言讥讽。
不过贾共对此并不在意,一笑了之。他已抛却心魔,更上层楼。
也有识大体的,找他询问败因。贾共并不遮掩,侃侃而谈,犹如说的是别人的故事一般。这倒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连那些之前讥讽过他的也委婉致歉。
众人一边赶路,一边讨论。说到如何才能战胜志愿军,贾共直言,他不知道。
志愿军战力凶悍,甚至作为后军的降卒和新兵都可以直面兰州精锐而不落下风。背后的原因就是那套“骗人”的制度,让志愿军上下都以为他们是为自己作战,故而悍不畏死。
但要想让他们知道真相,无异于让所有和尚去修道。除非先打败他们,可这却又成了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难题。
而志愿军的前军只怕要更加厉害。一日破河州,谁能想到?具体有多厉害,得到了陇朱黑城再打听喽!那里才有当事人嘛!
话题转到志愿军下一个进攻目标,贾共推测:如果他是王韶,肯定选择进攻湟水,而不是兰州。
因为禹藏花麻已经丧失斗志,唯想苟全,根本不可能出兵援助。甚至如果西夏想经过兰州去截断王韶的后路,他还会阻止,因为他怕西夏趁机吞了他。
若逼得急了,他直接投降王韶也并非不可能。
那西夏若想救援湟水就只剩下最后一条路——翻越祁连山,与董毡军并肩作战,正面迎击志愿军。这显然也是不可能,莫说西夏与青唐的世仇,就连董毡和木征都不可能并肩作战。只能等着王韶将他们各个击破。
这一战,湟水的胜率极低,虽然大家都是去帮忙的,但现实就是如此。
而唯一的胜机,贾共意气风发,侃侃而谈,其实不在陇西,而在东方。
王韶的上策是在河州休整,坐等董毡和木征反目,收渔人之利即可。倘若如此,那大家都是白忙一场。
唯有逼迫王韶,让他不敢等待,迅速进军,急切之间,或许才有机可乘。
能做到这一点的,在东方。
因为,志愿军有一个巨大的破绽——他们不是大宋的军队,而是以个人名义组成的。正是这个原因造成了志愿军的强悍,同时也成为了他们无法修补的破绽。
贾共扫视众人,道:“就看东方诸君能不能利用好这一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