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小队刚安顿下来,立刻就开始行动,他们请了一位向导跟着他们来到乡下,在田地里走一圈,就知道此地的水土如何,粮食产量如何,种植的时候庄稼都有怎样的问题。
这可把跟随而来的官员给惊讶到了,心想这些年轻人不会是学过算命吧?要不然怎么说的这么准?
在这之后,官老爷们终于意识到眼前的这些年轻人可不简单,不仅给他们换了大宅子,还每天好吃好喝的对待,完全一副座上宾的待遇。
当然,学员终究是学员,也会有一些解决不了的问题,但他们也不废话,直接给自己的老师写信要人!要是连老师也没有办法的话,老师就去摇他们的向晚舒校长,反正不论遇到什么问题,向晚舒总有办法解决。
打那之后,向晚舒就像是当了官一样,每天日理万机,几乎天天都能收到各地传来的情况汇报和求助。而向晚舒每天不论多忙,也会将传来的情况汇报整理出来,记录在案,然后给那些寻求帮助的学员回信。
转年开春,各地选拔出来的学员齐齐来到省里,巡抚们亲自为这些在省内各地选拔出来的学生们举行送行仪式,然后由一队官差护送着来到了向晚舒的学堂。
学生们前脚刚出发,后脚县令就收到了各地巡抚发来的信件。信上说不日将会有自己省里选拔出来的学生前来参加学堂的考试,请县令务必照顾一下。
县令一开始还很惊讶,没想到自己一个小小县令居然能让一个巡抚对自己这么客气,但随着信越收越多,自己也就习惯了。
他开始在纸上记录每个地方派过来的学员,这家三百,那家五百的。县令还奇怪呢,向晚舒是怎么搞的,学堂一共就那么大,怎么能容纳下几千人?
于是县令给向晚舒写了封信,询问向晚舒这大几千人该如何安排?
向晚舒接到信后也懵了,天呐,大梁什么时候多出来这么多省?我不是说每个省就派十人吗?这时燕子提醒向晚舒说,“小姐,这群官老爷是和您玩钻空子呢!”
向晚舒“啥意思?”
燕子“小姐,您之前给他们回信上写的是让他们在各地选拔十名学员过来参加考试。这句话既可以理解成在省内一共选拔出来十名学员,也可以理解成每个省的各个地区各选拔十名学员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