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倾面对他们的善意,摇了摇头,缓缓开口道:
“感谢两位的好意,上高中考大学是我的心愿,我想凭借自己的本事堂堂正正地站在众人面前。”
屋子里的三人都沉默了,之前张倾平静讲述她自己从小到大遭遇的时候,他们心中只有愤怒同情和心酸。
却从来没想过,他们现在和村里的那些人有什么区别。
他们不也是在安排她的人生吗?
赵五一取下眼镜,揉了下眼角,“部长,我觉得要尊重小姑娘的意见。”
刘芳重重点头,和馆长保持一致。
杨鸿朗豁然笑道,“好哇!真是个好娃儿,有志气!”
张倾和他们约定好入学的事情后,委婉地拒绝了他们安排食宿的提议,反而把自己的落脚点写了下来,方便后续联系。
出了博物馆大院儿的时候,天色已接近黄昏。
突然一个极为灵活的影子蹿入自己跟前。
张倾眼疾手快地扶着了站立不稳的老者。
“小友啊,你终于出来了,你再不出来,老头子都要饿晕了。”
张倾等他站稳后才放手,“老人家,您有事儿吗?”
老者一丝不苟的白发,此刻有几分凌乱,额头上挂着细密的汗珠。
北平的八月是最热的时候,就算是傍晚的风也裹着热气。
“走,先去填饱肚子去。”
老者双手背在身后,就往大院儿对面的饭馆走去。
丝毫不担心张倾不跟过来。
张倾看着他手上把玩的古铜色印章,没有犹豫地跟了上去。
两人坐下来后,一个浓眉大眼,头发微卷的少妇就过来了。
“周老,我这好久都没见您了,今个儿还是老样子?”
老者点头,想了想又加了句,“你家的小吊梨汤来一壶,再上几个小女娃儿爱吃的菜。”
少妇的目光落在张倾身上,一边倒茶一边巧笑嫣兮道:
“这是您的孙女儿,瞧着就是文化人。”
周老不欲和老板娘多说,只是端起她刚倒的茶喝了一口。
老板娘灵活的眼珠转动两下,“那我给您安排去了。”
说完一路和熟客打着招呼地往厨房走。
“她家招牌是小炖肉,一会儿你尝尝。”
周老喝了一口茶,似乎对茶叶并不满意,不经意地皱眉后,才对张倾道:
“小丫头,看上我这个印章了?”
说完把手上把玩得有些包浆的铜印放在张倾面前。
张倾也不客气,拿起来细细观摩。
“您这是从哪里得的?”
周老眯起眼睛,面带回忆道:“这是明货!”
张倾丝毫不意外,“明货”等同于“冥货”,也是古玩界的黑话。
就和现在的古董的“古”从“骨”演变而来的一样。
张倾细细的看着下面印记上的四字小篆,久久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