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江啜了口茶,叹道:“这些庄户遇到秦家主这样的主家,真是三生有幸啊!”
从九十月之后,弋江城里出现了红薯这种新吃食,听闻是神女转世的秦家少主发现的新粮食,亩产五千余斤。
当时刘德江将信将疑,毕竟亩产五千斤的粮食闻所未闻,更别说神女转世这种噱头,秦家小姑娘确实格外聪慧而已,要知道,子不语怪力乱神。
临近年关,朝堂派了仪仗来,封了秦家小姑娘做县主,甚至是当朝唯一一个赐食邑的县主,刘德江就知道关于红薯的传闻是真的。
刚开始秦仪君跟他提来庄子上教书,他以为只是小姑娘自己心血来潮,没想到秦家是想下这么一盘棋。
在刘德江眼里,秦家是因为发现新粮食,可造福万民,被圣上注意到了,想在这条路上走到底,把这个庄子当做所谓实验田种各种新奇作物,所以才请他来教庄户们习字,给孩子们启蒙。
这也与那日县主说的,叫他们种地都看不懂册子对得上。
无论如何,对那些庄户来说,都算是极好的运道了。
“刘先生过誉,上课的时间就按仪君说过的来,只需教习字即可。只是年纪大些的庄户们学得可能比较慢,还请先生多费心了。”秦峥嵘说道。
“应该的,应该的,恕在下直言,收了如此高的束修,怎么费心都不为过!”刘德江也是个爽快人,爱财爱得明明白白。
束修翻倍以后二十两银子一个月,还包一顿饭,这待遇他极为满意。
不过他也是没办法,上有双亲,下有四个孩子,全靠他一个人在外教书挣些银钱。
他父亲以前是个铁匠,为了供他读书,有段时间日夜赶工做活,坏了底子。母亲为了贴补家用也常挑灯做绣活,伤了眼睛,双亲如今都时常要喝些汤药。
不想办法多多挣钱,是养不活这一大家子的。
“刘先生方才也听到了,庄户们一年学会这三百字即可,要会写且通晓字义。孩子便照常开蒙,笔墨纸砚秦家皆会供足。”
秦峥嵘交代完,外面传来管事喊着要大家伙排队的声音,看来已经说明白,要开始签契了。
签下文书契约,对一些佃户来说其实是件有阴影的事情。
很多人都是原本有田地,结果被一些无良士绅或威逼或哄骗着签下了卖地契书,失去了自己的田地沦为佃户。
但对秦家、对秦仪君的信任让他们愿意签下这份契书。
毕竟他们如今还有些价值的也就这一身血肉,若秦家要骗他们为奴,何必绕这么大一个圈子?
一百多号人排出了长长的队伍,秦仪君见状,叫添了一套桌椅纸笔,亲自上阵写契书,正好趁机练字了。
这契书是制式的,修改关键信息即可,于是秦仪君和管事两人中间摆着官府给的模板,拉开了架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