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由于这种炮的炮管较短,射击后的精确度降低,但是由于绸布在出膛的一瞬间便就融化,整包的小铁丸便会在出膛之后呈扇面状散开,可以覆盖到极大的射击范围。
虽然这种小型臼炮的攻击距离要比神臂弓短,但是应用霰弹之后,它在对付眼下两军作战时常常采用的密集队形却能产生极强的杀伤力。
秦刚闻听了大致的介绍之后点点头,便安排流求过来的火炮教官在此战中亲自实战操作。只见他们分成了四人一组,一共二十人,这五门原始的虎蹲炮部署在第一排长枪兵的正前方两步的距离上。
而后面,由于早知道会有轰天雷的配备,新沧军的所有士兵都有过掷弹训练,而这次便可以安排他们进行首次实战操练。除了从现场士兵中精选了二十多名臂力出众的士兵,还专门配备了经验丰富的流求教官负责督促并检查他们在投掷前的规范点火操作。
而跟着秦刚一起从沧州赶过 来的二十多名骑兵,也按照训练课目的规范要求,先向东南方向撒了个大圈子过去,寻找合适的地点进行埋伏,以做好进行最后包抄攻击的准备。
一切部署完成之后,果然发现时间的确是非常地充裕。
除了继续抓紧进行船上卸货的人之外,大家都守在原地各自的位置上,屏住了稍大的呼吸,紧张而又期待地看着远方。
约摸过了半柱香的时间,东面的地平线上终于看见了辽军骑兵的身影,他们的确是需要爱惜马力,过了河之后,都是缓缓地前来,直到看见秦刚他们这里后,在前方大约三百步左右的距离便尽数停了下来,并开始整理队形。
领头的辽军头目,显然已经关注到秦刚这边完成了列阵防御的准备,而这种情况,在最近几年的边境冲突中还是比较罕见的:
一般的宋军,一旦在野外地面看见辽军的骑兵,哪怕只是极少的几个游骑,基本上都是望风而逃,力求尽快地避入城寨堡垒中进行坚守,基本不可能会在原地进行列阵防御的。
当然了,辽军头目猜测,这一定是与那艘搁浅在南岸的大海船有关系,如果他们撤退了,那艘船的物资也会轻易地归属辽军了,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实了辽军对这船上物资的重要程度可以想像在这艘海船上的物资会有多重要啊!
最前面的辽军骑兵虽然聚集在了一起,但却没有立即进攻,而是在原地继续等待着后续骑兵的赶到。
秦刚通过手里的千里镜观察着,发现情况似乎有一点点偏差:因为之前的斥候毕竟算不上胆大,观察辽军过河队伍时不敢靠得太近,一发现情况就赶紧回报。之后对于再以后的情况也缺乏有效的跟进,所以眼前的这批辽军的数量,就远远不止两百名,而且看样子似乎还在继续地增多。
只是他心里明白后,并没有把这消息说出来,只是镇定地继续观察着:既然都已经来了,两百人、还是三百人甚至更多,区别的意义就不大了。
“呜!”对面的辽军已经吹响了进攻的号角,所有人的心都一下子提了起来。
只有流求来的指挥官们一直用着镇定自若的语调督促着各自率领的士兵:
“全部站好!”
“牢记操作步骤!”
“观察同伴距离!”
“听从口令!”
宋军于是慢慢地稳定了下来。
但是同时,对面的辽军却是已经在号角的催促下开始全力冲锋,而一旦他们全力催动起各自座骑冲过来时,几乎所有的人都意识到,这批辽军绝对不止起初斥候所报的一百人,只是此时已经没有人再有精力去考虑这事了。
两百步……一百八十步……一百六十步……
“风!”秦刚断然下令。
一阵箭雨迅速从宋军阵地上飞起。
谁知此刻,疾驰中的辽军竟突然一下分散了开来,至少有七成以上的马匹向两侧划出了一个大弧线,并因基本跑出了神臂弓的箭只攻击范围而放缓速度回撤,只有三成不到的骑兵依旧保持着进攻的方向,分散着跑进了射程以内。
箭雨开始落下,对于迅速变得稀疏了的辽军骑兵的打击,立刻没有了想像中的效果。
而且,这些辽军大多都身披有铁甲保护。所以即使其中偶尔有人被箭枝射中之后,要么就直接被重甲挡住掉落在身旁,要么就只是浅浅扎入,甚至都没有对其本身形成具体的伤害,而这些身上扎了好几只箭杆却仍然大呼着挥舞着手中武器而继续冲锋的骑兵,也因此变得更加令人恐慌。
而更令人心惊的是,有些疾驰冲锋的骑兵居然还能够在马背上忽左忽右、像蝴蝶一般地腾挪着身体,居然还真的就能被他们躲去了许多本来看起来必中的箭只攻击,
“契丹人的躲箭术!”秦刚身边的一个亲卫轻轻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