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派是宫十二与李峰为代表的苍梧派,李峰虽然出自高邮,但是却是在处州格致院成长起来,与宫十二等人有充分的共同识,也是一起最早来到流求岛进行最初的垦殖开发,内心一直以流求的开发者自居。在目前汉化后的本地土着以及最早的江浙流民中极有号召力;
再有一派就是以秦观、张耒等人所代表的中原士子派,他们胸怀大志,知识层次最高,崇尚君子政治与远大的理想。他们虽然来得较晚,但是由于宣扬民本思想,照顾底层穷人,又有强烈的中原情怀,所以最晚从辽东等地大量迁来的流民便以他们为自己的代表人。
但是,在上次秦刚过来之前的流求岛,还只是按照中国千百年来的士官体系在运作,官员都是老爷,可以有爱民的情怀,但没有重民安民的义务。
所以这三派人在逐渐开始有的一点点冲突中,曾争执过谁能够更能代表秦刚、争执过谁能够更能代表权威、但就是从来就没有考虑过谁能够更代表流求的百姓。
这也是秦刚在心底里一直想要改变的。
在流求刚成立的第一次议会中,虽然许多官员也很自然地成为了第一批议员,但是它的最重要意义,却是通过基层选举的方式,让一批地方商人、乡绅甚至是只是有点声望的普通人,也晋身成了议员。他们与过去的官员不同,无须考虑执政做事的能力,只需要他们能看得明白事情,能张口说得清事,敢监督官员做事,更能为自己代表的利益群体表达观点即可。
所以,虽然在执政院、监察院以及军事院以及各个州官府官员的支持下,各自动员了一批符合条件的商人、乡绅以及平民去竞争到了议员。但是这些议员,本质上并没有什么政治抱负,更没有太多的其他奢望,要叫他们开会时发言,基本三句离不了本行,就是希望流求的各级官府能多考虑考虑他们的生计、生意,能多开拓一些可以赚钱的市场。
秦刚已经看到了流求发展中的危机:孤岛高悬海外,又因为这些年卓越的开发,具备了世外桃源一般的社会环境与经济形势。那些跟随他一起过来的当下官员们,对于大宋原本就没什么认同,甚至还有像宫十二这样蠢蠢欲动的“拥立派”,假如一旦流求与中原王朝之间发生些不愉快,这里就很容易就会成为自立之地。
秦刚并不是宋江,总想着要让流求接受招安!
秦刚更不是李元昊,只会顾及着自己可以做个皇帝!
流求是他为了积蓄文明力量而开辟的重要基地,是为了实践能在这个时代生存的民本政治的样板。未来,倘若真的能够扭转历史的局面,或者抵抗住北方野蛮力量的侵略,他希望,新的文明与风流,能够从流求开始,再塑一个完整且全新的中华。
所以,流求绝对不能独立。
官员们可以抛弃立场与根源,但百姓们不会,他们都有根,流求岛上九成的人,都来自中原。虽然在那里,他们曾经经历过种种的剥削、甚至是压迫,经历了失地与饥饿,但是,只要有可能,他们的心中却永远不会忘掉“回家”的梦想。
还有商人,骨子里对于市场与利润的追逐,会让他们的心变得无比地广阔,此时中原的巨大市场,几乎是这时世界的中心,哪怕为了运货走到最远之处的海商,永远也不可能忘记要回到大宋的国土市场。
所以,在大议会成立之后,虽然大多数议员都有自己的生意与事情要忙,但是出于对于这一头衔与身份的重视,隔三差五地还是有不少的议员会定时来到议会向秦议长问好,顺便再坐下来一起就眼下流求的大小事情作作评头论足。
在秦观的刻意推动下,今年的大议会陆陆续续地就流求官府征税、各州教育补贴以及军队士兵抚恤等等这些大家都有共识的问题,提出了几项新的法令,并且最终正式讨论通过。其实就是想以这些法令的出台过程,慢慢积累起大议会的威信与权威。
不过,习惯仍然是难以打破的。所以,在突然收到秦刚的不利消息之后,宫十二等人还是自以为是地作出自己认为合理合法的应对措施。
“徐之安危,不是他个人的小事,乃是我们流求的大事!”秦观先说了自己的观点,“新帝登基,朝堂局势大变。需要考虑的事情,非常之多。从个人情感上,我倒是很认同宫右丞的想法。但是,我想问的是:一旦派出了舰队与士兵,一旦正式燃起战火,就一定能找回徐之吗?而这些措施之后引来的各种问题,又将如何应对呢?”
在座的几人都沉默了。
“我也是提出我的问题,对此,执政院、军事院都可以提一提方案,我觉得可以启动一次特别大议会的动议,一起来商议一下我们现在的应对方略!要多听听议员们的想法!”
秦观最后说的这个建议,大家都没有什么反对!
毕竟,这也是秦刚之前定下来的规矩。
很快,流求岛以极高的效率首次启动了一次“特别大议会”的召开。由于大家都听说了,这次讨论事情的中心,是围绕着秦执政的生死下落之大事,几乎所有的议员都没有犹豫与推托,除了确实因生意之事出海而无法收到消息的,其余人等都尽数地赶来。
流求首府秦州这里的绝大多数市民,在这几天里也都在关心着这一问题,甚至还有人守在大议会署衙的门口,关注着这件事的应对与进展。
“你知道吗?现在有说法,秦执政因为反对现在的这个新皇帝登基,而被秘密囚禁了,所以执政院与军事院都主张出兵,逼着中原的新皇帝放了我们秦执政!”流求人远离了中原,对于皇帝也没有了过去的那种敬畏。
“不过,也有议员表示对于这个消息真实性的质疑,在问:如果出了兵,开了仗,却找不回秦执政的话,怎么办?我们流求不过只是一个岛,中原可是有着百万大军,一旦他们要来围剿的话,我们怎么应对?”朝廷的权威以及庞大的国家机器,依旧令即使是雄心勃勃的流求人心存畏惧。
很快,便有新消息传来,流求军队的老监司,一直传说会被任命为大元帅的赵驷赶来了流求,并带来了据说是秦执政事先留下的书信。
“你们知道吗?秦执政是天上的神宿,能知身前身后五百年之事。所以他早就算到自己会有这么一劫,便提前留下锦囊一只,让赵元帅依计而行!秦执政的妙计能抵百万大军!执政无忧、流求无忧也!”
实际在这封书信中,秦刚只是预判到了一旦自己在京城遇上麻烦,以蔡京为首的这批人肯定会率先对海事院进行分拆。
分拆的方法、方向以及各种可能性都很多,秦刚在信中没有能具体去提。他只是要求赵驷:一切以保持对东南水师的控制权为优先原则。
因此,赵驷这才十分定心地等到了朝廷下发的水师安置诏令。
朝廷目前驻守两浙路的禁军为宣毅军,一共在这里设了十一个营,当然都是步兵,满编五千人,实际人数不满三千人。
而东南水师眼下仅飞鱼兵就满编两千人,编成四个营;另有战舰二十艘,水兵满编两千人,按每舰一营共编成二十个营。在诏令中,朝廷便让在明州的东南水师的这二十四个营尽数归入宣毅军中。
一则新并入的水师规模更大,二则大宋也缺乏熟悉水师的将领,前有浮阳寨的事情,朝廷更担心这么一支曾征服过浡泥与交趾的水师再出乱子,所以便谨慎地继续任命赵驷为水师的统领,并明确任命了一个沿海水师都指挥使的职务。
不过,作为他的上级,荆湖江浙四路都巡检司也将要另派三个都虞侯,前来企图分去下面的管辖权。
在这几个外派都虞侯到来之前,赵驷以巡海为由,赶来了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