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长生气的同时又无可奈何。
李氏劝道:“你也别生气,她家那日子眼见就起来了,别人眼红你也阻止不了。”
她也眼气啊,不过没办法,谁让她没有读过书不会烧炭呢。
村长气愤:“我不是气他们眼气,我是气他们不知感恩不知好歹。
永顺年轻的时候,哪家没有帮过忙?永顺死后除了个别,谁去帮过他家?
现在看人家富裕起来了,就想占用宗族亲戚的身份贪便宜……我真是,打死他们的心都有。”
村长一巴掌拍在桌子上,发出一声巨响,巴掌微微发麻。
李氏冷不丁地吓了一跳,劝慰道:“你也别气了,说来说去,还是穷闹的……唉……”
王冬初自然知道村中一些不好的流言。
因为村里还真有人来家里借木炭。
没错,是借。
只是这借木炭的人心不诚,王冬初让他们写借条,那些人不愿意,只与王冬初打感情牌:“祖上都是一家人,怎的不讲一点情分?我们有借有还,还打借条?你这是怕我们赖账不成?”
王冬初只道:“你们既然一定会还,那打个借条也没关系吧?”
村里那么多人,且都是沾亲带故的,白借给这家,那其他人也不好厚此薄彼。
况且这样的事,有一就会有二,不如一开始就写好借条,否则到时攀扯不清楚。
有了借条在手,借炭的人也有所顾忌,否则没有约束,越借越多,扭头不认账也不是不可能。
她又不是开慈善的,哪能白给?
那些人哪里肯?本就是打着小心思来借炭的,见王冬初软硬不吃,心里愤恨,村里就开始流传出罗家人不亲宗族见死不救等等流言。
也有真心借炭的,王冬初看在同村人的份上,便宜卖了木炭给他们,不仅如此,还搭了些散碎的木炭。
王冬初听张红花回来学嘴村长说的话,心下感激,心情大好,又给村长送去几斤木炭。
李花的情绪已经好了不少,每日里与王冬初婆媳两个做做针线,听张红花讲述村里的八卦。
最近村中吵架的家庭极其多,各种隐私八卦层出不穷,王冬初准备着干果点心,听得那叫一个津津有味儿。
闲得无聊的时候抓着家里人在院子里堆了两排小雪人,又在院子门口堆了两个大大的雪人看门。
不说大人惊喜,就连家里的牲口看了都喜,也不寻院子了,每日来来回回围着两排小雪人转悠。
要么说罗立新是手艺人呢,发挥了下他手艺人的聪明才智,竟然还堆出了各种各样姿势的雪人,瞧着有意思极了。
下雪的时候冷,化雪的时候更冷。
屋顶上的雪水滑落成一道厚重的水帘,罗家的屋檐下放了五六个大肚瓮接着化下来的雪水。
老祖宗言,雪水可祛暑气,夏日喝了再好不过。
李花低沉了几日,王冬初日日念叨开导,帮着她做了各种重建家园规划,好悬把人从毫无生存意志的边缘拉了回来。
王冬初:“村长说了,等雪花了就组织村里的人帮着修缮房子,我觉着你也不用着急,等攒够了银钱再盖一个好一点的房子,更结实些,也不用怕大风一来就把房子吹塌了。
我瞧着你养的鹅啊鸡啊都特别好,比别家养的都好,你不如养鸡卖或者养鹅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