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交界处的广袤土地上,分布着三个村庄:月集村、柳沟村和刘庄村,它们形成了一个几乎等边三角形。这片地方人烟稀少,平均每人拥有两亩多土地。三个村庄的聚集地区共有三千多亩土地,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同时也种植棉花、花生、红薯、大豆、高梁等作物。在90年代之前,这些作物基本上都是人们的主要食物,但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尤其是现在不再强制交公粮,国家还提供补贴,农民种地不仅是为了糊口,也成了增加收入的手段。因此,花生和大豆演变成了经济作物,而红薯和高梁则不再受到种植。玉米现在主要用于养猪,而尽管小麦仍是主食,但由于产量高,再加上政府的优惠政策,大部分也会进入市场,不再像过去那样家家储存粮食。当前农村流行着这样一句俚语:“咱国家真的有钱了,真想不到能有这样的日子。”
我们要讲的故事发生在1985年的一个夏天。三个村庄呈等边三角形,但在这三个村庄的中性地带,有一条长达两里多,深三米的沟壑,不知何时形成,沟内长满了杂草和芦苇。即使白天一个人走在那里也让人心惊胆战。由于交通不便,三个村庄的居民商定在这里一起种植棉花。在丰收的季节,整片地方都是洁白的棉花,美不胜收。
刘存厚是刘庄村的居民,家里有八个兄弟,他排行老三,年纪在四十岁以上。他皮肤黝黑,被人戏称为“非洲娃”。他家有两亩多的棉花地,闲暇时常常去地里除草、施药、捉虫子、整理工具(这是种植棉花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等。
母老汉住在月集村,当时已经60多岁。在当地,这个姓非常罕见。据村里人说,他年轻时因为相貌英俊,与村里的一个寡妇结了婚,后来成了居民。他的棉花地与刘存厚家的紧挨着。两人在地里干活时常常碰面,久而久之,成了无话不谈的忘年交好友。
一个秋天的午后,刘存厚为了查看自家已经盛开的棉花,匆匆吃过午饭,骑着破旧的永久自行车来到地头。当他到达时,竟然发现母老汉也站在那里,双手背在身后,悠闲地踱步在棉花地上,眼神悠然自得,看起来相当自在。刘存厚急忙下了车,把自行车放在旁边的草地上,掏出一支大前门烟,招呼道:“老母呀,你也在这儿呀,来抽支烟吧。”然而出乎意料的是,通常对烟如命的母老汉这次却看了看刘存厚,又看了看烟,却无动于衷,然后转过身去,漫不经心地继续溜达。刹那间,他的眼神冷得异常,虽然只持续了短短的两秒钟,却让刘存厚感到寒意袭上心头,全身起了鸡皮疙瘩。周围的芦苇在秋风中沙沙作响,让他不知何故感到阵阵寒意。这时,刘存厚才注意到母老汉今天脸色异常苍白,背影显得孤独无助,尽管初秋气温依然较高,但他却穿着厚厚的黑色棉衣。等他反应过来,不禁自嘲地笑了笑,嘴里嘟囔着:“老母呀,今天怎么了,是生病了还是和人吵架了?多开心点,你看起来很不好,快回家吧。”说完后,母老汉仍然不理不睬地继续自己的步子,刘存厚只得无奈地放任他,心里想,毕竟年纪大了,就由他去吧,我还是去看看自己的地吧。于是他转身走进自己的棉花地,从南到北,钻了一通,等他走出地里时,已经是下午3点了,而母老汉的踪影也早已消失在视线中。
第二天一大早,刘存厚用平车拉着两袋小麦,前往月集村的磨房。在方圆十余里的范围内,只有月集村有一个磨房,当地居民都要前往那里磨面粉。走在前往月集村的小路上,正好经过刘存厚家的棉花地。天色刚刚开始亮起来,但他又突然感到一阵寒意,好像又回到了昨天的那个场景,他不禁打了个寒颤,抬头看了看天空,又低头看了看脚下的地面,摇摇头,试图摆脱那种不安的感觉。但他忍不住回想起昨天在母老汉家门前得知他已经去世的情景,心中不由得涌上一阵悲伤。
赶到月集村的磨房时,发现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大约有二十多辆平车等待磨面。刘存厚知道要等上一阵子,便委托刘庄村的一个邻居帮忙照看棉花地,自己决定先探望一下母老汉家,看看那个曾经的好友,如今已经永远离开了人世。
来到母老汉家门前,他却发现大门紧闭,无法进入。他俯身往里面看去,只见院子里安静无声。正好,一位抱着小孩的妇女从旁边经过,刘存厚连忙拦住她,询问母老汉的情况。“你说的是老母吧,他已经去世十几天了。他得了某种疾病,吐血不止。当村里人发现他时,尸体已经有些发臭了。唉,他一辈子都是个好人,真可怜。”那位妇女说完后,抱着孩子继续走了。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刘存厚瞬间陷入震惊和悲伤之中。他怔在原地,张着嘴,久久无法回过神来,耳中仿佛还回荡着母老汉的咳嗽声,背上也不断传来寒意。
悲痛之中,他心里默默祈祷着:愿母老汉在天堂安息,愿他的灵魂得到永恒的宁静。如今,他已经永远离开,再也无法和他在棉花地上畅谈,再也无法看到他那悠然自得的笑容。
刘存厚默默转身离开,回到棉花地时已是神情黯然。他用平车拉着装满小麦的袋子回到刘庄村,整个过程仿佛都在思索着什么。他不再急着去磨房,而是停下脚步,看着自己的棉花地,默默地回忆起和母老汉在这里一起劳作的情景。他们曾是最亲密的朋友,无话不谈,如今母老汉却已经永远地离开了他。
回到村子里,刘存厚把小麦送去磨房,然后回到自己家里。整个村子似乎都笼罩在悲伤的氛围中,大家都在默默缅怀着母老汉那善良友好的形象。
那个夏天,成为了村庄的一个记忆,而母老汉的离世也让大家深切体会到生命的脆弱与宝贵。他的友谊和善良永远留在大家心中,成为一个永恒的回忆。在广袤的土地上,三个村庄依然相伴,守望着彼此,虽然失去了一个忘年交的好友,但生活还在继续,带着对母老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