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这般矛盾重重。
这时,歌王邓宇忍不住出声:“这不是古风,跟《青花瓷》一样,都是国风!
只不过这首歌特色更加鲜明!”
邓宇也是个制作人,只不过没有南夜那么出名罢了。
一听到伴奏中含着的爵士风格,也是大吃一惊。
不由得更仔细倾听:
主歌后接上了一段古筝的编曲来转场,后再入副歌。
“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
“岁月在墙上剥落,看见小时候”
“犹记得那年我们都还很年幼”
“……”
哪怕到了副歌部分,南夜也没有刻意使用复杂的唱腔技巧,也没有用太强烈的情感去表达。
他只是用最真切的情绪娓娓道来。仿佛在讲述一个历经岁月洗礼后,斑驳却又深厚的故事。
那是一个浪迹天涯的游子,在多年以后旧地重游。
在寂寞的夜里,站在残破不堪,爬满藤蔓的旧房子前,他的思绪回到了乱世战火中的那一抹倩影。
一段美好的青春岁月浮现在他的眼前。
可是那又怎样?
在岁月蹉跎中,越发思念那个曾经的身影。
只是时光如水,滔滔而去,纵然悔恨错过,不可回往。
再好的青马竹马,如今也只能在这遗迹中落寞地思念。
他们分离在最美的年纪,如今更是天各一方。
即便他愿意默默等候那个女生,故事的结局,依然不会有任何的改变。
就是这样,南夜用不骄不躁的歌声,以渲染的方式,勾起人们淡淡的愁绪。
他对于歌曲地把控,细致入微,将大师级唱功,发挥到了极致。
而伴奏也非常应景!
在西洋乐器吉他,贝斯,架子鼓的基础上,再配以传统乐器:竖琴,古筝,琵琶。
将伴奏的旋律,丰富了许多。
带着微微伤怀的情绪,将心中那一抹忧愁缓缓放大。
间奏部分加入的二胡之声,更是神来之笔。
顿时一股愁绪被倾泻而出,浓郁得都化不开了。
观众再也忍不住讨论起来:
【歌词很美,旋律也非常美妙,这很南夜!不愧是歌词要被写入书本的制作人!】
【不单单是歌词还有旋律,小哥的唱功也很是了得啊!
个人音色非常明显,而且那抹无处不在的愁绪,真的伴随着歌声,缓缓而出,我真真切切感受到了。】
【不止不止,我甚至感觉南夜的唱功比以前还要来得厉害呢!】
【……】
确实,就连南夜自己都感受到了这一点。
因此是唱了不少歌的原因吧,他的大师级唱功,仿佛到了突破的边缘,就好像隔着一层膜一样。
不过此时的他没有空注意这些,而是要将这首曲子完整演唱完。
“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
“枫叶将故事染色,结局我看透”
“……”
琵琶的音调,不断拔高,仿佛带出了故事的高潮。
最后再用长达27秒的二胡声,作为歌曲的结尾。
更增添了几分婉转,几分优雅。
将那股离别的愁绪一路延伸,令人回味再三。
绝美的旋律,将这样的情绪不断放大,使得很多观众都没能马上走出这首歌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