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宫。
柳雨璃穿过长长的游廊,又穿过一扇门,来到寝殿。
灯火已灭,琉璃红瓦被掩在银装素裹之下,静谧而又肃穆。
除夕守岁,所有的房屋都得遍燃灯烛,通宵不灭,谓之“照虚耗”,祈求来年平安吉祥。
永安宫中到处灯火通明,偏偏灭了太后寝殿的烛火,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难道太后已经歇息了?
柳雨璃思忖片刻,隔门喊道:“儿臣有要事求见母后。”
殿门打开,宫女走了出来,欠身道:“奴婢见过王妃,王妃有所不知,太后娘娘未在寝宫之中。”
“夜寒露重的,娘娘去了何处?”柳雨璃好奇。
宫女答道:“小公主感染风寒,高烧不退。太后娘娘放心不下,在偏殿小公主的房中守候。”
柳雨璃秀眉挑起,难道是巧合?
临走前,她望向黑漆漆的寝殿,嘱咐道:“去把寝殿的烛火点上,这是宫里的老规矩了,你们是如何当差的?”
宫女惶恐,低头道:“奴婢不敢,这是太后娘娘的命令,奴婢不敢不从。”
“太后娘娘的意思?”柳雨璃柳眉微蹙,太后娘娘为何单单灭掉寝殿的灯火?
她抬眸望向挂满游廊的灯烛,又问道:“那外边这些烛火呢?”
“娘娘嘱咐要彻夜长明,为王爷王妃祈福。”宫女如实道。
柳雨璃只觉得有些奇怪,太后娘娘究竟是何意?
来不及多想,她提起裙摆来到偏殿。
偏殿中灯火通明,宫女内侍们站了整整两排,恭候在侧。还有合顺公公也站在门外,来回踱步,似是在等什么人。
“合顺公公,太后娘娘可在里边?”
对于柳雨璃的突来乍到,合顺并没有感到意外,“奴才见过王妃,太后娘娘就在里边。王妃请。”
柳雨璃掩去心中疑虑,走进偏殿,只见程太后坐在床前守着躺在床上高烧不退的小公主。
程太后听闻脚步声,懒懒抬眼,“你来了。”
“儿臣见过母后。”
“你不在太和殿陪着王爷,来哀家这里做什么?”
“今夜除夕,儿臣想陪娘娘一同守岁。”柳雨璃浅浅一笑,“民间流传说,守岁,可驱走邪瘟病疫,为父母延年益寿。”
程太后眉眼中闪过一丝罕见的柔和,又恢复成往日里的冷硬,“哀家可不想活那么久,平白的惹人嫌。”
“怎么会?太后娘娘福寿齐天。”
柳雨璃眸光扫向昏昏欲睡的小公主,“小公主好端端的染了风寒?可传太医了?”
“穆辞方才来看过,只是发热,别无大碍。”程太后语气淡淡。
柳雨璃看着程太后那熬红的眼眶,“太后娘娘照顾小公主的同时,也要仔细自己的身子。”
“哀家心中有数。”程太后伸手抚向小公主那滚烫的额头,不由轻叹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