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初冬,夜色如墨。
风寒彻骨,呵气成霜。
寿春城中宽大的破虏将军府,显得安静而又祥和,再没了数年前的喧嚣与繁华。
昔日孙坚活着的时候,这里每天都是车水马龙,人流如织,府门前排队送礼的人群络绎不绝。就算是到了晚上,也是挂着数百个灯笼,将栉比鳞次的水榭楼阁照得亮亮堂堂、堂堂亮亮。
但是,自从孙坚战死之后,这里就变得冷静了很多。如今这里住的,只有孙坚的正妻吴氏以及一些丫环侍女。
其它的人也早已散去。孙坚的儿子们,以及十几个妾室,包括孙尚香的生母都已经不再住在府中,有的已经改嫁,有的则迁回了孙坚在吴郡的老家。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繁华消尽,没有了戒备森严的军队,也没有来来往往的宾客。现在的破虏将军府显得格外的冷静。
此时,夜已经很深,后院的正房卧室里却依旧点着一盏油灯。
屋中坐着一个徐娘半老、风韵犹有的女人,这人就是孙坚的老婆吴夫人,也是吴景的妹妹,孙策和孙权的生母。
(备注:演义中,孙权和孙策是孙坚正妻的妹妹所生,但是,《三国志》中,孙策、孙权的吴氏乃是孙坚的正室,是史记中统称的吴夫人。)
屋中没有服侍的侍女和丫环。
卧室外面也没有。
侍女和丫环们都已经安排到厢房去睡觉了。
只是在门口站着一位胡人壮汉。这位胡人壮汉的长相有些特别,脸庞显得很宽,眼珠是绿色的,胡须是紫红色的,也就是传说中的“碧眼紫髯”。
那眼珠的颜色,与孙权倒是有些相似。
这个胡人壮汉,众人早已忘了他的名字。
大家都习惯了叫他“老胡”,晚辈们中有人叫他胡叔,而亲近之人,则叫他“阿胡”。
据说是西域的某个小国,为孙坚在西凉征羌途中所救,孙坚见此人有些武艺,且性情敦厚,便将他收为家将用来护卫自己的妻妾。
这是破虏将军府的老人了,十几年来,一直忠心耿耿,无怨无悔,默默无闻地守护着孙坚的老婆。
“夫人,一切都准备好了。”老胡在门外轻轻说道。
“嗯。”
吴夫人轻轻地应了一声,语音很平静,显得无喜也无悲,一双略带凄苦的眼睛却依旧注视着桌上的一方散发着柔和光泽的玉石。
那就是传国玉玺。
皇室的镇国之宝!
玉玺的正面,刻着“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这八个字的周边,则刻有“双龙戏珠”图案,在图案的最下面有三道波浪线代表大海;玉玺的左右两侧,则刻着精致的龙形双边。其寓意便是“日照大海现双龙”。其中有一角缺损,镶补着一块黄金。
这块玉石原名叫做和氏璧”。
蜚声于一个完壁归赵的故事。
只是后来,最终还是归了秦国。并且被秦国的工匠们雕成玉玺,成为了中国历代正统皇帝的手中信物。
史载:始皇出巡,途经洞庭湖,天气骤变,黑云蔽天,狂风怒号,大如倾盆,波涛汹涌,大船颠簸欲覆。始皇怒,以玉玺奋力砸向湖中。旋即风平浪静,雨过天晴。
然后,在八年之后,华阴县平舒道中,有“耄耋老者持宝欲献祖龙”,玉玺复归始皇。于是,从那时起,便有了“得传国玉玺者”得天下的传言。
“为何……此物带给咱们江东孙家的,却总是灾难?”
吴夫人心中凄苦,忍不喃喃自语。
自己的夫君孙坚,得了玉玺后不到两年便殁命于乱箭。而现在,坊间又到处都在传言那岘山竹林中的弓箭手是袁术安排的,还传言传国玉玺就在自己手中。这两种传言一出,孙家与袁术之间的关系便再也无法维持了。
除此之外,据府中的护院来报,最近这几天,府外大街小巷,有不少行迹可疑、来路不明之人出现,这些人中有行商,有小贩,有侠士,有瘪三。
谣言之下,各路牛鬼蛇神齐聚,可想而知,其中必然不乏袁术所派之人。
这破虏将军府,再也不能呆下去了。
得赶紧走!
吴夫人站起身来,用一块锦布将玉玺包了起来,小心翼翼地塞入自己的怀中藏好。走到卧室门口,对老胡道:“阿胡,这次……又得劳烦你了。”
“主母不必客气。”
老胡单膝跪地,有些激动地说道:“属下这条命都是老主公给的,此后又是深受孙家之恩。只要主母想要……不管是要什么,属下都是愿意的。就算是要了属下的命,属下也绝无怨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