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应和郭嘉在谋划着如何击败孙策。
孙策和周瑜也没有闲着。
一晃又是几天过去,芜湖城外,孙策的兵力已经增加到四万人。
约有近四千人是从秣陵守将吕范处调来的守军,另有五千余人是强征的青壮。
孙策也很是着急。
明面上看,是将陶应围在城中,只要粮尽便可破城。但实际上,孙策一方的情况却不容乐观。
因为这一次,孙策已经与袁术彻底撕破了脸皮,袁术随时都有可能派兵来增援陶应。而自己在牛渚之战后,彻底失去了对长江的控制权。
位于江东,失去了水师,控制不了长江。
这是非常危险的。
所以,孙策比陶应还急。
于是,在连夜打造出一批攻城器械之后,便对芜湖展开了惨烈的攻城战。不过,连攻数日,却都没有一次能攻上城头。
守军太强悍了,完全与此前攻打刘繇的秣陵城不一样。
连城头都攻不上去,这还打个屁!
孙策急得团团转,不知该怎么办。
然而,就在此时,又有大量谣言传来,说是袁术派雷薄统军数万,要来江东征讨叛逆。
这些谣言难辨真伪。
因为丹阳附近长江段,现在是控制在周泰的弟弟周平的手上。陶应在牛渚登陆之后,就将水师战船全都交给了周平,由周平率两千余人带着近三百条战船,对这一带的水域进行了严格的封锁。
也许谣言是假的,但万一是真的呢?
孙策为此而伤透了脑筋。
就在此时,周瑜走了进来,对孙策道:“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一切以破虏将军府公布的消息为准。”
“公瑾此言何意?”孙策不解地问道。
伯符兄放心,
周瑜笑道:“袁术刚在徐州大败,又与曹操和刘表交恶,自顾不暇,哪有兵力出师丹阳。依周某看来,必是陶应的细作在兴风作浪,造谣生事。”
孙策想了一下,觉得也有道理。
便又问道:“公瑾可有破城之策?”
周瑜道:“周某有一计,必可击败陶应!”
孙策闻言大喜,赶紧问道:“是何妙计,公瑾快快道来。”
“其实很简单。”
周瑜道:“此计便是……造谣、传谣、信谣。”
“刚才不是说……不造谣、不传谣、不信谣吗?”
孙策有些蒙了:“你这不是出尔反尔吗?”
“咱们是官方。”
周瑜笑道:“孙子曰:兵者诡道也。用兵打仗,本来就是相互之间行诡诈之事,虚则实之,实则虚之,虚虚实实,敌莫能辨。
造谣生事,混淆视听,使敌人不知真假,才是行“虚实之道”的根本。咱们可以要求自己的士卒不要胡乱造谣、传谣、信谣。但是,咱们做为军队的指挥者,却必须要充分利用谣言的力量来克敌制胜。”
“公瑾此言,正合兵法。”
孙策笑道:“然则,又要如何造谣、传谣、信谣呢?”
“先造谣说袁术十五万大军欲征江东四郡。”
孙策闻言暗惊。
而周瑜则笑着解释道:“陶应造谣说袁术手下雷薄统军数万欲征丹阳,是想咱们分兵布防长江东岸,分散咱们的兵力,并且使咱们人心惶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