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已停,天已晴,西北风犹自狂劲。
号角起,战鼓响,陶浪子已经出兵。
清晨,冬日的太阳从东边升起,一点都不暖和,又干,又冷。牛渚渡濡须河一侧,两百多条战船乘风破浪向东驶去。
排的是雁行阵。
整体看来,船阵中间厚重,两翼前倾呈包抄之势,如同一只大雁在飞行时扇动着翅膀。
雁行阵,这是《孙膑十阵》之一。
这种战阵,常用于陆战,也用于海战。
中日甲午海战时,北洋水师用的就是雁行阵。
其实雁行阵有两种阵法:一种是“〉”形,其优点是……用厚重的中军保护两翼和后军;另一种是“〈”形,其优点是……对敌军形成包抄攻势。
而今天,陶应用的就是“〈”形的雁行船阵。
不过,今天陶应用的又不是普通的“〈”形船阵,因为在这些船阵的后方,还远远地吊着一个“〈”字阵。
这个“〈”字阵,是由四五百条巨大的竹筏和小渔船组成,船体很高,蒙着黑色的篷布,没有人知道里面是什么东西。
前面的战船扬帆驶向西,在强劲的西北风吹拂下,几乎是呈直线向东而去。
这话有点毛病对吧?
其实没毛病。
长江在路过南京这一段,古称乌江(楚霸王自刎乌江的那个乌江)。水流在这里是从南向北而流,有一个水流的向北作用力;而西北风有一个从北向南的分力。南北抵消,船只刚好向西。(物理课代表,来解释一下。)
后面的渔船和竹筏,每条竹筏上有两人撑船,卡着速度,行得较慢。
前面的战船船速极快,没多久就到了江心。
……
附录:江东东汉地图。
……
东边孙静一侧,见陶应战船向东驶来,也下令迎战。
实际上,孙静的水师军队实力比陶应只强不弱。孙静有战船三百多条,军队两万人马,因为立足于守,还构筑了坚固的水寨。
有人会问:为什么孙静船只更多、兵力更强,却不主动进攻陶应?
这不是主动给他降智。
而是这个季节不适合从东向西进攻。因为风向是从西向东,对东边船只不利。
对孙静来说,只有等到开春风向改变,才会主动向陶应发动进攻。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这句话说的可不只是赤壁周郎,而是几乎所有在这个地方冬季作战都会遇到的情况。
水师作战,顺风和逆风的差别很大很大。不谈火攻,只说船只的机动力就大不相同。
由于是逆风作战,孙静的船队摆的是“车轭阵”。
车轭阵的形状类似于“X”,这是一种侧重于两翼,又可以灵活支援中军的阵形。
从其阵形来看,刚好克制雁形阵。
这种克制……便是用重兵摧毁雁行阵的两翼,削去“大雁”的肢膀。然后包抄过去,围攻“大雁”厚重的躯身。
而且,这种阵形最大的优点还是……收放灵活。可以快速展开成很大的“X”,也可快速收缩成很小的“×”。
可谓是:
展则扫荡数里之外。
收则踢打卧牛之地。
孙静老于军伍,与孙坚南征北战多年,眼光也很是老辣。
……
很快,两支船队便交织在了一起。
最先接战的陶应的左翼。陶应的左翼也就是孙静的右翼,从长江的水流方向来看,是属于下水位。
左翼战将是蒋钦,有五十条战船。而对面的战将是朱治,有一百条战船。蒋钦兵力和战船都只有朱治的一半。但因占了上风位,倒也抵消了一些劣势,短时间内也难分胜败。
双方先是弓箭、火箭对射,或互掷火油罐,或用沙土灭火护船。双方将士,都打得非常热闹。
靠近了之后便是惨烈的接舷战、跳梆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