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策心中大喜。对许劭郑重地行一礼道:“吾素知先生大才,若能说得太史慈、于糜来投,必厚待先生。”
说罢,又问周瑜道:“公瑾觉得如何?”
周瑜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道:“倒也可行。只是……许先生断不可以用说客身份去见太史慈,那样不仅与事无补,还可能会给先生带来性命之忧。”
“那要如何做才好?”许劭诧异地问道。
“兵者,诡道也。”
周瑜笑道:“先生此去,尽管多说咱们主公的坏话,尽管多为陶浪子歌功颂德。待时机成熟,自然水到渠成。”
说罢,便又与许劭、孙策密议一番,然后才放任许劭自去。
……
待到送走许劭之后,孙策才问周瑜道:“此事……公瑾可有地握?”
“谈不上什么把握。”
周瑜闻言大笑:“许劭自去送死,却正好可以帮咱们一个大忙。”
“公瑾此言何意?”孙策不解地问道。
“陶应并非完全信任太史慈。”
周瑜道:“在让太史慈独统一军的同时,又给了太史慈两员副将,其中一人是与太史慈同为刘繇旧将的于糜,另一人乃是对陶应最为忠心的老将陶温。
陶温名为副将,其实明眼人都可以看出,那是陶应安插在军中用来监视太史慈和于糜的,这便给了咱们离间他们机会。
只要许劭按周某刚才所说去做,秣陵城也必会因之而破。只是那许劭……最后多半是难逃一死。”
顿了一下,又冷哼一声道:“许子将自诩谋士,却不懂谋人者当先谋己的道理,乱世之中,也只配做送死的棋子。”
孙策摇了摇头,脸有惋惜之色。
……
再说秣陵城中的太史慈。
刚刚投靠便被陶应委以重任,对陶应深怀感激之情和知遇之恩。此番受命坚守秣陵吸引孙策主力,太史慈便格外的尽心尽责,唯恐辜负了陶应的重托。
身先士卒,每日亲临城头厮杀和指挥。
坚守秣陵二十余天,让孙策不能寸进。
这一天,于敌军攻城间歇之时,太史慈正靠在城头打盹休养体力。忽听城下有一个熟悉的声音大叫道:“老夫许劭,求见故友太史将军。”
太史慈站起身来展眼望去,果见城下立着一人,正是此前刘繇的帐下谋士许劭。
遂冷哼一声道:“听说许先生已投逆贼孙氏,又有何面孔来见故友。”
说罢,便取下背上强弓,弯弓搭箭指向许劭。
许劭见状,赶紧大叫道:“子义且慢!老夫并未变节投敌。此番前来,名为孙氏说客,实乃脱身之计也,望勿见疑!”
太史慈见许劭说得真切,自思许劭也就是一介文人,对秣陵构不成什么威胁。而且许劭既然从敌营而来,自己正好可以通过他了解一些敌军的虚实。
想到这里,便放下弓箭。
令左右亲兵垂下一只吊着绳子的箩筐,将许劭拉上城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