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就在此时,郭嘉安排在城中的寒鸦司黑卫成员,却查出了这些谣言跟许劭和于糜有关。
但是,由于寒鸦司才刚组建,这些黑卫人手不多,能力也不强。
当发现问题时,黑卫们却不去报告太史慈,而是……跑去报告老将陶温!
这样一来,这误会就闹得越来越大了。
好在陶温倒还稳重,当即让人抓了许劭去见太史慈。在见到太史慈后,更是自请解职交出兵权。
老将陶温的这种做法是非常正确的,这一举动,也消除了太史慈的心中的顾虑。
太史慈并没有接受陶温自解兵权的请求,反而对陶温多了一份敬重。
在人证物证俱在的情况下,太史慈下令将许劭和于糜全都抓了起来,砍头示众。
并且开始清洗于糜的亲信和传播谣言者。这些举动也是完全正确的。
但是,这种清洗行动也不可避免地会挫伤守军的士气。
而且,由于寒鸦司才组建不到一个月,对城内的情况并没有摸透,使得这次抓捕行动中有了漏网之鱼。
原刘繇的旧部中有一位名叫汤昭的军侯,平时与于糜交情不错,见于糜被杀,便心有怨言,竟暗中向攻城的孙策军射出信箭,约定时间开门献城。
……
这一切,便都是周瑜的谋划。
许劭实际上是充当了周瑜的“死间”。在与许劭一起策划如何应对的时候,周瑜就知道事情必会败露,而许劭必死。
同时,周瑜也算准了这三种流言的威力,对守军军心士气的影响,以及太史慈、陶温、于糜等人的反应。
一切都在他周瑜的算计之中。
太史慈虽是良将,但是,对上周瑜,终究是差了一些。
……
于是,当天下干,汤昭在守城之时,突然下令让手下亲兵打开城门,放孙策大军入城。
太史慈闻言大惊,赶紧带人前来堵截,意欲夺回城门。
混战之中,太史慈怒斩汤昭。
此后又遇上孙策,两人在城内街道上大战数十回合不分胜败。但随后黄盖韩当赶来助阵,想要围杀太史慈。
太史慈苦战良久不能脱身。
正危急间,老将陶温带一千丹阳亲兵赶到。陶温一边率丹阳亲兵拼死抵挡着孙策的军队,一边对太史慈高声大呼:“太史将军,事不可为,快率军退出城外!”
太史慈不从,高声大叫:“城在人在,本将誓与此城共存亡。”
“糊涂!”
陶温厉声喝斥:“主公曾有言曰: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得。汝若战死,谁为主公保着这支军队?谁为主公再夺秣陵!”
太史慈闻言,含泪而退。
率军从东门出城,退往丹徒(今江苏省镇江市)。由于老将陶温拼死断后,太史慈虽伤亡过半,但总算是保住了八千多人马。
而老将陶温,因死战不退,殁于秣陵。所率一千丹阳亲兵,无一投降,尽皆战死。
孙策有感于陶温忠勇,令人厚葬于钟山(即紫金山)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