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一顿地说道:“道不同不相为谋,你……还是快走吧!”
这是端茶送客。
而后面那几个字,则含有浓浓的威胁意味,意思是:再不走,老子砍了你。
张昭却并没有走。
而是有些诧异地问道:“不知将军心中,又想要如何治理江东?”
“富民强国!”
陶应胸中激荡,脱口而出道:本将治理之道,乃是:选贤良,启民智,重教化,举笃敬,兴孝弟,收孤寡,补贫穷。使庶人安政,君子安位!”
声音有点大。
一气呵成,几乎是喊出来的。
张昭闻言,这才离席而起,拜伏在地道:“张某故相试尔。今日始信将军贤明。”
陶应愣在当场。
但是想想,也可能是真的在试探自己。
因为商鞅是法家,而张昭则是儒家。或许理念会有些不同。
陶应也并非排斥法家或推崇儒家。
而是不想走极端,治国理念介于法家与儒家之间。
想到这里,便又上前扶起张昭道:“先生何故相试?”
“恕张某直言。”
张昭站起身来,一脸正色地说道:“将军此前风评并不是很好,但是最近数月的所做所为,却可圈可点。尤其是昨天,将军亲自为勤勉务实、满身泥浆的步郡丞牵马入城,颇有明主之象。
张某恰好在城内街边酒馆见到,故尔前来一试真伪。今日得见将军,方知将军不仅身怀天纵奇才,还是贤明之主。
可叹令尊识人不明,有如此麒麟儿,却不善用之,实在是可惜、可悲。”
“先生谬赞,实不敢当。”
陶应乘机问道:“先生此来,不会只是试探本将吧,浪费了本将半天时间,还喝了本将两碗茶水,总该有所教诲吧。”
张昭闻言大笑。
随后便又说道:“昔,荀子有言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可载舟,亦可覆之。故明主治政,首重民望。
孙氏世居江东,积望数十年,颇得江东民心。将军欲治江东,该当先与孙氏争望。民望若成,则基业自固也。”
这就是大格局。
也是大战略。
意思就是:想要在江东站稳脚跟,实现由军事占领转化为政治占领的第一步,便是与孙策争夺民心。
民心归附了,基业自然也就变得很稳固了。
便又问道:“具体如何对策?”
张昭道:“张某有三策,可供将军参详:
其一,启用本地人为官。
从江东四姓……顾陆朱张等世家中,择其有才者而任之。江东世家盘根错节,有了这些人的支持,将军便可迅速稳定江东,并获得民望。
其二,收拢流民,予以妥善安置。
此举不仅可以增强江东实力,还可给将军带来很好的风评。那些流民受了将军恩慧,皆视将军为恩人。将军因此可得百姓拥戴。
其三,使人给长安朝廷进贡,然后,再上奏朝廷,历数孙氏擅杀朝廷封疆大吏、私藏传国玉玺、鱼肉江东百姓等滔天罪行。再请天子下旨,治孙氏灭族之罪。
而将军乘机以大义名份,响应天子之令而讨伐之。如此一来,将军必得江东百姓拥戴,而孙策之流则沦为汉室叛逆,必遭江东百姓唾弃。”
厉害不?
无论格局还是战略,都属上乘。
不说前面的两策,只说这第三策。仅此一策,便足可以使孙策名声扫地,兵无战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