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因铁制农具不足,以木耘和石犁为主,无法进行深耕,无法精耕细作,只能广种薄收……遍地撒种、或挖坑即种,后续管理环节也很马虎。
这样的方法种地,一名男子种一百亩地也不算多。
而且,在广种薄收之下,古代的粮食亩产也很低,东汉时期,水稻的亩产才两石左右。东汉的一石,相当于现在的29.95公斤。也就是亩产才60公斤左右。
现在都已经增加十倍了。
既使不是杂交稻,现在的亩产也达到了400~600斤了,杂交稻则在800~1200斤了。
那么,只要冶炼出了足够多的铁,就可以为流民或百姓免费发放铁制农具,再将曲辕犁弄出来,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精耕细作,大幅提高农作物的亩产量。
并且,有了铁制农具,垦荒的效率也会成倍增加。
而这种效率的增加直接关系到粮食和人口的增加,有了充足的粮食和人口,才可以富民强军。
再纵观中国历史,几千年来,因缺粮而饿死、因缺粮而引发战乱而死、或因此导致死人太多来不及收尸引发瘟而死者,又有多少。
累加起来恐怕有几十亿之多。
人多力量大,如果在古代多一些人口,恐怕地球上很多地方都是咱们在做主。
而对陶应来说,铁器就意味着军队的战力,意味着更多的人口和粮食。
也正因为如此,陶应才对这件事如此的重视。
……
马鞍山离秣陵(今南京市)并没有多远。
在得到许褚传迅之后,张昭、郭嘉、顾雍等人很快就都快马加鞭赶来了。
不过,当他们赶到马鞍山时,陶应已经让虎卫在这里戒严了……没有陶应亲自鉴署的通行证,擅入者,立斩。
最后,陶应只放了张昭、顾雍、郭嘉三个人进去。
冶铁的矿区和作坊,陶应让从事祭酒顾雍亲自负责,所以,顾雍也是必须要了解的。矿区的保密则由寒鸦司负责,这事也不能瞒着现任的寒鸦司主管郭嘉。张昭身为陶应的别驾,是必须要了解的。
其它人,则只需要告诉他们有这回事就可以了。
这样做,也是为保密的需要。
……
随后,又让陶虎带一万军队来建设这个山谷。
先是修筑外城墙,外城墙沿着山脊走,将整个山谷围起来。外城墙内再修内城墙。
内城墙内再修三座坞堡。
凡是关系到核心技术的矿石粉碎、高炉冶炼等等工艺环节,都放在坞堡中进行。不同的工艺阶段放在不同的坞堡中,这样做,就可以避免有人将这种技术“一锅端”。
此外,便是焦炭的炼制,由于煤炭的矿区不在马鞍山,而是在青龙山,便直接在青龙山煤矿区建坞堡。炼好焦炭之后才拉到马鞍山来,这样分开在两地作业,也会更利于技术保密。
城墙和坞堡都用精兵守着,无陶应签发的手令和信物,任何人不可通行。
而后续的铁器制品加工,则放在城外作坊里进行加工。
除此之外,陶应更是制定了一系列的保密措施,并且让自己手下的嫡系将领陶威,统精兵两千在此守卫。
由于现在正值耕种季节,对农具的需求比较大。
于是,陶应又下令给马鞍山铁场,让他们将近段时间炼出来的生铁,优先用来打造各种农具,发给流民们使用,以利于江东民生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