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了一下,便又道:“树有根,水有源。主公平定丹阳也有些时候了,以前是忙于征战豫章,现在回到秣陵,也该去家族的宗祠看看了。”
这倒是的。
富贵不回家,如锦衣夜行。如今也算是人五人六、出人头地、牛逼哄哄了。也该学那楚霸王项羽,沐猴而冠,去自己的家乡看看了。
古时争霸天下,谁没有一个强大的家族在支持?
曹操、袁绍、袁术、刘表、刘璋、孙权。
便是刘备,虽是破落到织草鞋,但他是汉室宗亲,只要有点战功,就会有一个庞大的家族会在后面给他支持。
丹阳陶氏也是大世家。
陶氏起源于尧帝。
尧帝称为唐尧,又称陶唐氏。
唐尧的第七个儿子……洪祺,为陶氏之祖。在商代到汉朝,陶氏主要生活在豫州境,活跃于济阴、平阳一带,
西汉时有牛人名叫陶舍,因为相助刘邦打天下,被封为开封侯,官至左司马,其子陶青也袭爵拜相。至汉末,举族南徙丹阳。
这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家族,陶谦能做徐州牧,与他背后的家族势力也是分不开的。
想到这里,陶应便点了点头,笑道:“多亏忠叔提醒,小侄正想回宗祠去,祭拜一下已经先逝的祖宗,见一见那些还没有仙逝的族老。”
“这什么话……呵呵呵。”
陶忠再次咧嘴大笑,一张老脸也再次裂成了绽放的菊花。
笑罢之后,又道:“这世间人情往来,纵是家族之间,也逃不脱一个“利”字。回乡之前,主公可想过如何安排?”
“忠叔不心操心。”
陶应道:“小侄自有安排。”
随后,两人便在亭中拉起了家常。老人有些啰嗦,絮絮叨叨,尽说些陶应调皮捣蛋、拈花惹草的往事。
……
第二天一早,陶应便带着陶忠、陶商,在哼哈二将的陪同下,带着已扩充到两千的虎贲营将士,浩浩荡荡地赶经宛陵。
(备注:古代的丹阳是指丹阳郡,而不是后世的丹阳县。后世的丹阳县,在汉朝就是曲阿县,也就是曲阿小将的那个曲阿。丹阳陶氏,指的是安徽宣城市的陶氏,汉代叫宛陵,是丹阳郡治所。)
陶应的排场弄得很大。
这是为族人争光的事情,自然是不能低调的。摆出安东将军的全部仪仗,前面身穿彩服的衙役属官鸣锣开道。
仪仗队之后,陶应头戴银色铁盔,背系大红披风战袍,骑在一匹高大的黑马之上。一眼看去,给人的感觉是:
上面是白的。
下面是黑的。
中间是红的
黑白红,色彩分明。气宇轩昂,威势赫赫。
陶氏族人早已得到通知,全族男女老幼都来参加族会,宗祠内外,大道两旁,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更有十余名须发皆白的长者立于宗祠门外,拄杖而候。
陶应不敢怠慢,在离宗祠大门五十步下马,快速上前给族老们一一行礼。然后,随着族老们入祠祭拜先祖。
一番仪式过后,族长陶泰表达了对陶应的支持,赠与粮草十万石给陶应养军。除此之外,又从族中各户抽调庄丁或护院从军,共计五千人。
这些都是丹阳人。
虽是庄丁或护院,却因丹阳民风剽悍,只要稍加训练,便是精兵。陶应令陶虎担任这些丹阳子弟营的首领。对他们进行训练。
做为回报,陶应也承诺安置陶氏族人在自己手下为官。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有家族支持过来的人帮助自己,基层就会更牢靠一些。
因此,陶应也收到了几位陶姓将领,
他们分别是:陶宝、陶奋、陶土、陶肛、陶心、陶肺、陶碗、陶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