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情况下,袁术就是再傻,也不会放弃豫章而让陶应坐大。否则,他袁术的“扬州牧”在扬州的势力、地盘还会小于陶应。
对袁术来说,这是完全不可接受的。
陶应略一沉思,又道:“拖到秋后再谈豫章之事,是否可行?”
“不行。”
杨弘摇了摇头,嘴上说着不行,眼珠子又在眼眶里骨碌碌乱转。
“每月再加五百斤精盐。”
“这个……还是不行。”
“加一千斤,每月共四千斤。”
“这个……真不行。”
“加两千斤,每月五千斤。”
“这个……绝对不行!”
“一口价,每月五千斤精盐,白送给你,老子一个铜钱都不要。再不行,那就只好开战了。”
“成交!”
两只手掌又重重地击打三下,肌肤猛烈碰撞,发出很响的“啪啪啪”的声音。
陶应放声大笑,又问:“杨世叔将用何法拖到秋后?”
“简单。”
杨弘笑道:“曹操亲率大军与吕布战于彭城,杨某可劝后将军乘机挥师向西北,收复此前被曹操夺占的颍川郡。
目标转向曹操,便无暇顾及江东。再用谈判拖延拖延,莫说秋后,拖到年后也不算太难。”
娘的,就这么简单!
而且,杨弘身为袁术的首席谋士,要做到这一点还真的非常容易。
杨弘说罢,放声大笑。
陶应亦大笑。
一旁打酱油的张纮惊得目瞪口呆,这厮从没想过,还可以这样进行谈判。
真是让人大开眼界,颠覆三观!
……
一场别开生面的谈判,对杨弘来说……自以为获得了巨大的利益。
对陶应来说,为自己争取到了至少大半年的发展时间。
至于送出去的这些钱财…………陶应知道袁术蹦跶不了几年。等几年之后灭了袁术,夺了淮南,顺便将他杨弘的家也抄了。
……
为了表达杨弘的“感激”之情,陶应亲自将杨弘送到牛渚渡的江边,直到杨弘所乘的渡船过了江心看不见了,这才勒马而回。
至此,陶应也算是松了口气。
这大半年来,几乎每天都在考虑生存之事。现在,暂时解除了来自袁术方面的压力,也算是可以过一段时间安心的日子了。
随后,考虑之前“兴教化”的事情还没有办,便又找来顾雍和张昭,让他们从将军府中拔出一些钱来,在各县兴办县学和乡学。
除此之外,便是在秣陵修建一座大型书院,做为整个江东的最高学府。
书院取名为“秣陵书院”。
按陶应的意思,是要建一座比颍川书院和襄阳书院更好、更完善的书院。书院中不只是教儒学,还得教工学、医学等各种学科。
不过,此时也只是先将房子盖起来,再让张昭他们慢慢去筹划。要忙的事情太多了,而且,书院祭酒(校长),也还没找到合适的人选,只好一步一步来。
书院祭酒的人选,陶应比较中意管宁、王烈等人。已经让寒鸦司的人员去寻找了。至今还没找到。
那就先把学校建起来,让张纮暂代书院祭酒。
等以后找到了更合适的人,再另行更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