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城外,有一座山名叫巴陵山。
后世也叫八岭山,位于江陵城(今荆州古城)外二十余里处。乃是江陵首屈一指的名山。
此山蜿蜒形若一条巨大的游龙,因此被视为风水宝地。
山上显赫墓葬数以千计,其中包括:18位楚王、5位帝王,以及明代11个藩王全都……“厚葬”……于山中。乃至于山中很多地名都与“冢”有关。如:换帽冢、系马冢、安民冢、铜岭冢、平头冢、九女冢等等。
对盗……呃,错了,是对墓葬文化感兴趣的,可以去这里看看,如果运气好捡到值钱的文物,一定要记得交给博物馆的砖家。
砖家收了你的文物,会对你进行口头表扬。
甚至会给你一块价值不菲的锦旗,鼓励你下次捡到再交给他。
……
周瑜,就住在这座山上。
当然,并不是在棺材里。
而是在守墓。
墓里葬的是孙策。
数月之前,周瑜暗中派人去丹阳的五华山中,将陶应所立的“孙策墓”给挖了,带了几十斤骨头跑到这巴陵山上,挑了个风水宝地将骨头埋了。然后,就在新的孙策墓旁边,结庐而居,过起了隐居生活。
在后世,有一句话叫做:不到八岭山,不算到荆州。
巴陵山(八岭山)林木葱郁,古树参天,茶海松涛,风景优美。确实是一个适合于啸傲风月,避世读书,携女野合的好地方。
但是,周瑜在这里隐居,却不是为了避世读书。
也不是为了携女野合。
而是另有原因,迫不得已。
除了陪伴他的挚友孙策,还有两个方面的考虑:
其一,周瑜现在还不想让刘表知道他的存在,
怕暴露身份连累刘备。毕竟,现在刘备与刘表之间虽有矛盾,却还并没有撕破脸皮。
还处于暗斗阶段。
一年之前,周瑜为了报仇而暗中投靠刘备,此后挑动张羡叛乱,又暗中主导了整个叛乱和平叛的过程。
用一只无形的手,操纵着整个战局,以及整个事态的发展。最后将刘备送上了位高权重的南郡太守之位,驻于整个荆州的核心重镇江陵。
这件事做得很隐秘。
但是,无孔不入的寒鸦司,还是通过张羡的小妾,查到了一些蛛丝马迹。于是,陶应便让人给刘表送了一封信。
在信中,指出周瑜可能参与了策划张羡叛乱和刘备平叛之事。不过,由于陶应的寒鸦司也没掌握什么证据,所以,在当时,反被刘表认为陶应想离间他与刘备的兄弟关系。
这种情况下,如果周瑜公然出现在刘备身边,必会让刘表生出疑忌之心。
其二,躲避寒鸦司的追杀。
自从陶应知道周瑜还活着的消息之后,便派出寒鸦司人员到处寻觅他的踪迹,而且,此前已经发动了两次刺杀事件。
如果不是他身边一直带着潘璋,早就死了多时了。
正是因为以上两个原因。
周瑜才在这深山之中暂时隐居起来,以待择时、择机而动。就连刘备偶尔想要问策,也是要打扮成孝子贤孙的模样。
假借给祖宗扫墓,才能过来相会。
……
绿树掩映的山岗上,有一块突兀的巨石,此石形同一只病虎,倦卧在草丛之中,虽显疲态,却獠牙乖张。
气势慑人。
山岗没有名字,也因此被周瑜命名为卧虎岗。
此刻,周瑜便是盘腿坐在这块巨石之上,时而远眺群峰,时而闭目暝想。实际上,只要是天晴,周瑜几乎每天都要来这里打坐。
藉此安抚心中的躁动。
也藉此调养身体的病伤。
一年前的柴桑之战中,周瑜掉入冰冷的江水中,寒气入里落下病根、伤了元气。此后又是四处奔波、心力交悴。
直到隐居在这山中之后,才有时间、有心情好好调养。经过两个多月的静心调养,身体情况和精神状态已经好了很多。
巨石下方左侧,大约十余丈的地方,有几间草庐。
有声音从草庐中传出:
“孙子曰: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鸷鸟之疾至于毁折者,节也。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
读书的是孙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