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争雄,干戈四起。
天下百姓,难得安宁。
不过,这半年多来,一直在打仗的曹操却停了下来。
自联盟讨董卓之后,曹操就一直没停止过打仗。
纵观天下诸侯,袁绍、袁术、刘表、刘焉等诸侯的地盘,很多都是传檄而定。
但是,曹操的地盘却几乎全是打出来的。
从初平元年(190年)到现在的建安元年(196年),整整七年时间,对于曹操来说,战争几乎就从来没有停止过。
也几乎从来没有失败过。
直到今年的春天在彭城和莒县,两次败于陶应和吕布之手,损兵折将达四万余人之多。
此后,曹操便收兵班师,整出个“三分陶应”之策,挑动袁术、刘表、王朗三股势力对付陶应。
与此同时,便是加强民生的改善。
首先是移民。
中原地带,土地多为世家所有。属于百姓的土地很少,甚至完全没有土地。
没有土地的百姓,只能给世家士族做佃户维持生计,或成为流民四处乞食。
但是,关中长安有啊!
八百里秦川沃土,现在全是一片荒芜。桓帝时的三百多万人口,到李、郭之乱后已不足三十万。
这就是曹操的机会。
大量的移民!
分田、分地,想种多少种多少,能种多少是多少。谁种的地只要出产粮食达到规定的亩产标准,就发给他官方备案的地契。
这块地就属于他的!
这诱惑实在太大了。
在这种政策的刺激下,渴望获得土地的百姓们,纷纷拖儿带女涌向关中。然后没日没夜地的劳作,因为……只要能种下的地便是自己的。
与此同时,曹操还让关中的军队屯田,也就是军屯。
军屯的推行,保障了地方驻军的粮草供应,减轻了百姓的负担,也保留了军队的人数和基本的训练。
所以,对曹操来说,这是大发展的一年。
也是停止一路狂奔,让灵魂跟上自己匆匆脚步的一年。
军队得到休整训练,素质有所提高;缺粮的情况得到缓解;百姓的支持度也得到了显着提高。
而且,在关中分田分地,对中原士族世家的利益影响也很小,这也有助于曹操缓和与世家之间的矛盾。
除此之外,曹操也照搬陶应在江东那一套。
制造水转翻车、制造曲辕犂,推行精耕细作。
有人可能会说……为什么陶应不保密?
其实是没办法保密。
想想就知道了……两百万人的大规模生产活动,那些百姓又不……全是木头人,曹操校事府的探子也……全都不是木头人。
所以,陶应在江东推行的这一切,几乎所有的诸侯都已经知道了,并且都已经在仿效着推行。
不仅如此,曹操还将陶应鼓励生育的政策也照搬了过去。
并且实行村长责任制。
乃至于,刚开始时,很多人也跟咱们的读者朋友们一样,都想做村长,直到有不少村长累得骨瘦如柴,甚至精尽人亡,大家才开始意识到这其中的风险。
到后来,有洁身自好者,你就算打死他,他也不肯做村长。
还有人说……如果有一天,你看到有壮年男子拄着拐杖,双腿发抖,或者是扶着墙走,不用问,那人八成就是个村长。
一问一个准。
……
在原本的历史上,曹操攻打陶谦时,因缺粮而用人肉风干做军粮。但是后来几年的粮食得到缓解,也正是跟开发关中八百里秦川沃野有关。
只是这一世,因为陶应的介入,使曹操借鉴到了陶应的一些新设备、新技术、新理念。
曲辕犂和水车,使关中开发得更快。
精耕细作,使曹操获得多了好几倍的粮食,并且,也吸引了更多的流民和百姓进入关中。
因此,对关中的开发也更快,效果更好。